![]()
“我伤残后回到家乡,父老乡亲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能为家乡做点事,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光荣……”
近日,在云南省军队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组织的口述历史宣传展播活动中,腾冲市伤残老兵李绍天动情讲述了腾冲一中将围墙往后让1米、拓平拓宽巷道方便他坐轮椅进出家门的故事。
让出1米,成全出行自由
李绍天,腾冲腾越镇人。1969年入伍,1984年边境作战时任某侦察大队副大队长。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触雷负伤,左腿截肢,听力严重受损,荣立三等功。
![]()
李绍天负伤后,军地全力进行救治,大大小小的手术做了10多次。1986年,伤情稳定后,他申请回到腾冲康复治疗。军地各级组织关怀备至,不断看望慰问,解决他在治疗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亲人战友、邻里乡亲悉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风雨无阻接送他往返医院,帮助他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与他家一墙之隔的腾冲一中师生,隔三岔五来帮助料理家务;听他讲战斗故事、唱军旅歌曲,陪他下棋、喝茶、聊天,院子里笑声歌声不断。
一次探望中,原腾冲县委书记段时中来看望李绍天时发现,他家门口的巷道狭窄,台阶和沟坎多。李绍天坐着轮椅难以进出,每次都要别人帮忙抬轮椅,自己拄拐杖。
![]()
“李绍天是我们腾冲的骄傲,他在战场负伤了,我们要想想办法,让他住得自在安心。”县里随即协调文教、城建等部门现场办公,在师生全力支持下,把腾冲一中的围墙整体往后挪了1米,铺平了30多米长的巷道,还在围墙特意开了一道方便往来照看他的“小门”。
一位老兵,改变了很多人
“我在战场上只是尽了一名军人应尽的义务,家乡却给了我崇高的礼遇。是父老乡亲的关心、照顾和鼓励,让我度过了最困难、最消沉的日子。”李绍天动情地说,“我相当感激党的关怀,感恩人民对我的爱护!我当时就下了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人民”。
![]()
他身残志坚,生活完全自理,还积极参与社区工作。看到社区里有条路年久失修、污水横流,李绍天带头捐资,又一家家做工作,硬化道路、挖沟排水、改善环境,昔日的“脏乱差”成了居民口中的“景观路”。
他公道正派,无私奉献,赢得群众的尊敬和信任。1997年,李绍天被群众推荐担任腾越街道办山源社区居委会委员、治保调解委员会副主任。他电话24小时开机,家门随时敞开,用耐心和公道化解了许多邻里矛盾,被大家称为“有难必帮的李老兵”。
2012年以来,他连任两届人大代表,多份议案被评为优秀议案。李绍天还把热情带进校园,常年义务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到课堂、社区、纪念馆讲国防教育,把正能量撒进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里。
![]()
在腾冲一中,李绍天的故事被学生们口口相传。校门口那条巷道的来历,也成了许多年级的“入学第一课”。
腾冲市双拥办介绍,2013年以来仅腾冲一中就有105名学生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等军事院校。受到父亲的影响,李绍天的两个女儿也在腾冲一中毕业后先后入伍。
如今的腾冲,已4次获评“云南省双拥模范城”,今年又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腾冲一中也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背后,是一代代腾冲人对军人的尊崇,是像李绍天这样的老兵,以普通人的方式持续点亮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通讯员 张国民 屈麟 欧阳治民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