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明】袁了凡
你好,我是小卿~
愿你生活有光,向阳生长!
你是不是也曾被一句“都是命”给打发了?
工作瓶颈、感情不顺、人生迷茫......
当我们试图追问原因,这轻飘飘的“都是命”,三个字仿佛成了终极答案。
但明朝的袁了凡,却用他的一生狠狠反驳了这句话。
他从一个被预言“终身无子、短命”的失意人,逆天改命,活出了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后半生。
这一切,都记录在他写给儿子的这本“人生答案书”里。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这是《了凡四训》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原来,命运从来不是天注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下来,和小卿一起来看看,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1
从被命运牵着走,到主动创造命运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
袁了凡的故事,像极了现在的我们:
被生活推着走,以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了凡年轻时遇到孔先生,把他的命运算得清清楚楚:
哪年考第几名,哪年当贡生,甚至算准了他终身无子、五十三岁寿终。
这不就是我们的写照吗?
被大数据算法定义喜好,被星座运势预测性格,被出身决定圈层......
我们渐渐相信“这就是命”,在既定的轨道上麻木前行。
最初袁了凡也觉得,这一切都在验证命运的准确,直到遇见云谷禅师。
"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云谷禅师的这句话点醒了他:
命运就像剧本,但执笔人是我们自己。
2
改命的关键,就在这两个字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云谷禅师给袁了凡的这四个"务要",核心就两个字——改过。
袁了凡从此开始践行,在功过格上,每天记录自己的善行恶行。
这不是简单的新开始,而是通过不断改过,真正重塑自己的命运。
就像我们现在,明知熬夜伤身却不肯放下手机,明知该学习却忍不住刷短视频。
袁了凡告诉我们:
改命,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从改掉一个小毛病开始。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不是让我们否定过去的自己,而是不再被过去定义。
3
行善,是给自己积攒“能量”
了凡在第二训中详细讲述了如何行善,他列出了十种善行: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
但最打动我的,是他说的“随缘济众”:
善不在远方,就在每个当下。
同事汇报卡壳时,你接过话头解围;
外卖小哥迟到时,你的一句“没关系”;
朋友倾诉时,你放下手机的专注倾听。
这些微小的善意,像点亮的一盏灯,照亮了别人的同时,先温暖的是自己。
了凡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善不行,不足以改变自己身的能量场,又何以改命呢?
4
谦虚,是最高级的“强大”
在这个鼓励张扬的时代,谦虚常被误解为软弱。
但了凡在最后一训中强调"惟谦受福",揭示了一个深层真相:
谦虚不是示弱,而是内在足够强大的外在显现。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真正谦虚的人,像成熟的稻穗,向下弯腰,是因为内在饱满。
他们不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证明自己,不需要用张扬来掩饰不安。
这份内在的稳定,会吸引贵人,化解危机。
谦虚,是我们给命运留白的智慧,是我们的福报。
5
你的命运,你说了算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
了凡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他从被算定终身无子,到后来有了两个儿子;从五十三岁寿终,到活到七十四岁。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他踏实践行了这三件事:改过、积善、谦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你相信什么,就会遇见什么。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生活就会不断印证这个语言;
如果你相信“命自我立”,那么,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重塑人生轨迹。
改变命运,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
从改正一个小过错开始,从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开始,从保持谦虚的态度开始。
最后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这句话,我想送给每一个在命运中挣扎的你。
也许你现在正感到迷茫,生活正经历灰暗,请记住:
改变从来不是某个遥远的宏大时刻,而是每一个“转念之间”的微小决定。
命运从不在别处,就在你此刻的心念里。
因为,真正能决定你人生的,从来不是外在的命数,而是你内心的选择。
❤️感谢你读到这里,
关注小卿,在修心的路上与你同行,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