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皮肤一点点变得僵硬如革,关节活动日渐受限,仿佛被无形的茧所束缚——这便是硬皮病患者的切身体会。在中医看来,此病属“皮痹”范畴,其病机核心在于“阳虚寒凝,瘀血阻络”。
《黄帝内经》云:“寒主收引,凝滞气血。”人体阳气如同阳光,温煦四肢百骸。若阳气虚弱,寒邪便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结不通。皮肤失于温养则硬化;关节经络受阻则屈伸不利。这不仅是体表的病变,更是全身阳气与气血运行失常的深刻警示。
![]()
一位患者的破茧之路:
曾接诊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双手及面颊皮肤紧绷光亮,如覆蜡纸,指端遇冷即现苍白青紫,关节疼痛僵硬。观其面色,苍白无华;察其舌象,舌质淡紫,边有瘀点,苔薄白。
此为典型的阳虚寒凝、瘀血阻络之证。阳气不能温煦,故见畏寒、色苍白;寒凝血瘀,故皮肤硬肿、舌现紫斑。
方药思路解析:
治疗此证,关键在于打破“寒”与“瘀”的恶性循环。治法重在“温阳以散寒,活血以通络”。
方中以附子、桂枝等为君,如同在体内升起一轮太阳,旨在温通经脉,驱散深入筋骨皮肉之寒邪。
用当归、川芎、鸡血藤等作为臣药,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如同疏通被冰冻的河道,让气血得以重新畅流。
佐以黄芪大补元气,气足则血行,助药力通达病所;
白芥子善去皮里膜外之痰凝,助软坚散结;
地龙为虫类药,搜风通络,能深入细微之处,化解久病之瘀结。
全方合力,遵循“温通”大法。阳气复则寒气散,瘀血去则新血生,经络通则气血至。当僵硬的“土壤”得到阳气温煦与气血灌溉,皮肤自然会逐渐软化,关节也能重获灵活。
挣脱束缚,重获新生:
也许您已经习惯了日渐僵硬的身体,甚至对冰冷的指尖和紧绷的皮肤感到绝望。但请明白,您所承受的每一次僵硬与疼痛,并非不可逆转的“结痂”。中医从根源入手,旨在重新点燃您身体的阳气,化开凝结的瘀血,这正是一条独特的“破茧”之路。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如同春阳化雪,虽不剧烈,但力量持久而深远。只要辨证精准,坚持治疗,让温暖与流通重新回到身体,改善皮肤硬度、恢复关节功能便有了坚实的根基。别让这层“硬壳”定义您的生活,中医的破茧之法,或许能为您带来挣脱束缚、重获柔软的曙光。
本文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具体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随证加减,方能精准奏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