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经济深度渗透、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算力已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作为国际数字枢纽,上海通过构建集约高效的算网基础设施,打通算力、存力与运力协同壁垒,为AI时代城市智慧转型树立了标杆,重构城市发展新范式。
01
时代必然:开展
1ms
城市算网建设
随着AI从模型训练走向千行百业的规模化应用,城市对算力的需求正从“集中供给”向“随时随地、灵活高效”的获取方式转变。“城市算网不仅能够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强大的算力保障,为城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更将成为驱动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数字引擎’。”中国信通院首席专家石友康在“1ms城市算网中国行专家座谈会”上谈道,“开展城市算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算力、存力和运力的高效协同,满足云边端各类连接场景的高效应用,正逐步成为城市智能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
1ms城市算网作为“数字动脉”需重点满足三大核心需求。其一,“超大带宽与无损传输”是城市智能的“数据质量”保障。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海量完整数据支撑,算力资源分布式演进要求数据在计算中心与存储池间频繁流动,亟需大带宽、高可靠的“数据高铁”避免丢包抖动影响效率。其二,“确定性低时延”决定城市智能的“反应速度”。金融高频交易、工业AI质检等场景对算力响应的准时性、准确性要求严苛,毫秒级时延差异直接影响业务成效,需构建如城市轨道交通般可靠的低时延连接。其三,“普惠与灵活的接入”关乎城市智能生态的“繁荣程度”。为支撑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需打破自建算力中心的成本壁垒,让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按需订阅、即插即用。
近年来,《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提出打造一批算网城市标杆、构建1ms时延城市算力网等举措,为1ms城市算网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与此同时,在业界共同努力下,城市算网的建设和应用已初步形成“国家统筹、地方落实、企业主动、市场驱动”的发展格局,城市算网正逐步从概念探索走向规模化实践的新阶段。
02
上海实践:构筑智能发展底座
上海积极落实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以“算力浦江”专项行动为指引,积极推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光纤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平台建设及绿色算力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综合算力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运营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算网建设实践,构建起全方位的算力支撑体系。
上海电信深刻洞察算力需求从“资源密集型”向“体验确定性”的跃迁,打破传统层级化架构,构建“葵花型”架构——让算力池如同花盘,网络链路如同花瓣,实现用户与算力、算力与算力之间的最短路径直达。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云网发展部副总经理吴飞介绍了上海电信如何通过三大创新举措,构建面向未来的算力网络底座。一是在规划层面,首创“三元权重算法”,综合平衡时延、效率和成本三大要素,通过AI for network赋能,构建了科学的光路价值评判体系,确保在规划阶段就能实现网络性能与投资效益的最优平衡。二是在架构层面,打造“葵花型”超低时延算力光网,通过规模部署OXC和维数更高的ROADM设备,将全光交换能力从网络核心向汇聚层延伸,实现了光层的灵活调度和广覆盖。三是在介质层面,积极开展空芯光纤等新型传输介质的现网试点,为未来进一步逼近传输时延极限进行技术储备。这些创新举措成效显著,网间平均跳数从2.5跳下降到1.5跳,90%的重点区域实现一跳入算,1ms城市时延圈实现100%全覆盖,同时通过Mesh组网和智能调度,为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质量保障。基于这一网络底座,上海电信在金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深度赋能,打造“模速空间”大模型专业孵化载体,通过50GPON+OTN技术方案支撑存算分离等创新应用,让创新创业团队便捷获取高质量算力服务。
上海移动全力推进“1ms城市算网”在上海落地生根,上海移动规划技术部副总经理黄焕乾分享了上海移动的创新实践与思考。上海移动提前布局“毫秒用算”网络建设,打造1ms浦江算力光网,构建城市内1ms算力时延圈,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算力资源毫秒接入”,推动“算力应用毫秒可达”,引领算网产品新发展模式。据悉,早在2021年,上海移动就助力上海建成“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前瞻性布局“六光六极”算力光网,通过青浦、临港“双翼双引擎、智算双中心”布局,依托千余个汇聚接入层节点,构建2+N+X的三级算力服务体系,全市总算力资源规模达11.2EFLOPS。在网络能力建设上,上海移动融合算力和全光网优势,全面升级1ms浦江算力光网,构建全国单城域规模最大OTN光网,通过全光OXC和Full-Mesh组网实现数据中心流量同城超高速互联与灵活调度,借助多路由保护机制构建算间断纤不断网的无损传输能力;通过OTN汇聚及光算力锚点广覆盖,实现1ms泛在入算;依托全光运力地图形成算网统一视图,支持时延/性能智能可视与多因子选路。在算网产品服务方面,上海移动发布 “1ms浦江算力光网”算网一体化创新产品,提供“入网即入算”一站式服务,通过OTN精品训练算网助力医疗大模型训练,AI诊断准确率超过95%;通过OTN精品推理算网为航空制造企业实现AI云质检,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通过OTN精品云享算网为高校提供科研算力服务,显著降低自建与运维成本。
上海联通云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廖思忆从网络、算力、应用三个维度分享了实践举措。在网络层面,上海联通基于6+16的算力DC架构,升级演进算力网络,商用400G智能全光传送网并开展800G试点验证,通过部署全光交换OXC设备实现核心算力节点Mesh化组网和“一跳直达”,构建上海内中外环0.5-0.75-1ms的低时延圈,自研运力地图确保算力精准输送。在算力层面,全力推进智算基础设施建设,临港智算中心可实现4200P级智算能力输出,规模化部署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技术,结合AI算法与数字孪生实现智能控温,PUE值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采用“万卡国产+千卡主流”的多元算力架构,兼容多种芯片,构建全栈服务体系。在应用层面,上海联通将算网能力与上海特色产业深度结合,参与“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建设,联合成立“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与地铁公司合作开展轨道交通行业大模型建设,提升故障处理效率;为证券行业构建智能算力生态体系,降低中小金融机构AI应用门槛;在三甲医院部署AI医疗模型,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针对1ms城市算网建设需求,推出全新的AI-OTN解决方案,从三个关键方向助力构建高品质算力网络底座。一是打造面向AI时代的全光架构,为算力调度提供确定性的大带宽和低时延能力;二是构建智能运维能力,实现网络状态实时可视、故障精准定位,提升网络可用性与服务体验;三是增强场景适配能力,支持智算中心、城市边缘等多种组网模式,推动算网资源高效协同。
03
算力普惠: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ms城市算网建设不仅是上海数字枢纽建设的核心抓手,更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从打破算力供给壁垒到实现千行百业普惠接入,从优化城市治理效能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毫秒级算力正重塑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期待产业界持续深化投入与合作,进一步释放算力潜能,推动算网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让算力如同水电般精准触达每一个需求场景,为城市治理现代化、产业升级智能化、民生服务便捷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共同书写AI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运营商的“中年危机”:AI是“治标”还是“治本”?
技术方向明确!我国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
邬贺铨院士:AI终端将成为6G商用新亮点
作者:刘启诚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今日头条 | 百家号 | 网易号 | 人民号 | 腾讯新闻
搜狐 |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CSDN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张鹏
编辑|王禹蓉
视频制作|蒋雅丽 黄杨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