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万至15万人死于蛇毒,而幸存者往往伴有截肢及永久性组织损伤等严重残疾。传统的抗蛇毒血清源自马血浆,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不良反应,对局部组织损伤的防护效果有限,且往往无法覆盖所有蛇种。面对毒蛇物种多样性及毒液成分复杂多变性带来的挑战,医疗界一直迫切期待创新疗法的出现。
如今,转机已经显现。近日,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研究人员通过用18种毒蛇的混合毒液注射至羊驼与美洲驼体内,分离出针对蛇毒的“纳米抗体”。根据这些纳米抗体的编码DNA序列,研究团队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体外规模化生产。随后通过高通量筛选,从候选库中甄选出对18种毒蛇的毒素最具中和活性的纳米抗体。最终,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实验性多价重组抗蛇毒血清。这种实验室合成“纳米抗体”鸡尾酒疗法,仅由8种纳米抗体组成,却能中和7大类毒素家族/亚家族。
![]()
这种精准设计的血清在实验中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在体内实验中,当研究者将这种纳米抗体“鸡尾酒”和18种毒蛇的致死剂量毒液共同注射到小鼠体内时,该血清成功使小鼠对其中17种毒液产生完全保护,更显著减轻了所有测试毒液所导致的皮肤坏死状况。这意味着它在挽救生命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幸存者面临截肢或永久性伤残的命运。在模拟真实咬伤场景的实验中(注射毒液5分钟后给药),该鸡尾酒疗法对11种测试毒蛇毒液中的8种展现保护效力。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纳米抗体组合,以增强对剩余三种蛇毒的中和能力。
与市面上现有的抗蛇毒血清相比,该纳米抗体鸡尾酒疗法不仅显著提高了小鼠存活率,更能有效抑制组织损伤的进展。研究人员推测,纳米抗体因其小巧的分子尺寸,能更快渗透至组织深层,从而更精准地抵达并中和毒素。
对于广大医疗工作者而言,这种新型血清的低过敏风险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早、更大胆地开展治疗。一位临床医生评价道:“若该技术能如论文所述在实际应用中生效,医疗工作者将更敢于在缺乏大型医院设施的野外环境实施救治,这必将成为广受欢迎的产品。”
![]()
图片来源:123RF
此外,这种新型血清的生产成本也展现出显著优势。研究人员预测,这种实验室合成纳米抗体的成本将低于从活体动物获取抗体的传统工艺。不仅如此,这种生产方式在确保了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同时,还摆脱了对动物免疫的依赖。
尽管目前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但研究团队坦言,在模拟真实咬伤场景的实验中,该血清对黑曼巴蛇与森林眼镜蛇等特定蛇种的毒素仅能部分中和。论文作者指出,团队已完成其中一种纳米抗体的升级,并正在对另一种进行优化。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们不断获得新认知,未来可能仍需对现有的产品进行若干微调。
目前,研究团队已与多家企业、机构及合作伙伴展开磋商以推进后续工作,研究团队预估,在完成配方优化与追加测试后,约需三年准备期方可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参考资料:
[1] Ahmadi, S., Burlet, N.J., Benard-Valle, M. et al. Nanobody-based recombinant antivenom for cobra, mamba and rinkhals bite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661-0
[2] New antivenom shows effectiveness against 17 African snake species. Retrieved October 30, 2025,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103826
[3] Innovative antivenom is a ‘potential game changer’ for snakebites. Retrieved October 30, 2025, from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nnovative-antivenom-potential-game-changer-snakebites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