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家三口每日饮奶,肝癌风险增加?医生提醒:避免三个错误行为

0
分享至



晚饭后,阳台上传来轻快的笑声。陆大妈和丈夫、儿子一如既往地举起手中的牛奶杯,为全家健康“干杯”。

像很多家庭一样,陆家相信“一日三餐,一杯牛奶”,补钙养胃,老少皆宜,是健康生活的标配。没想到一年后,这个看似稳妥的习惯,竟成了全家噩梦的开端,三口人陆续被查出肝癌。

亲友困惑不已:“喝牛奶还能喝出癌?”陆大妈直言,最无法接受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背锅——牛奶不是好东西吗?医生看过他们的生活习惯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你以为的健康,可能正被这3个隐患一点点侵蚀。到底是哪一步“踩雷”,让本该滋补的牛奶变成无形杀手?尤其是第三个细节,90%的家庭都容易忽视。

真相并不是“牛奶致癌”这么简单,下面我们一起揭开这段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背后的科学真相。

“喝牛奶致癌”,听起来像无稽之谈。实际上,优质乳蛋白和钙质都是中老年健康所需。

中国营养学会曾强调,适量乳制品对预防骨质疏松、保持营养均衡、促进睡眠等有诸多益处。问题不在牛奶本身,而在于饮用方式和卫生习惯。

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群乳糖不耐受率高达92%,部分人喝牛奶会肠胃不适,但和肝癌并无直观关联。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牛奶保存、饮用和购买过程的“隐形陷阱”:



奶源污染:若家中购买的散装鲜奶,来自不规范渠道,很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1类致癌物,与肝癌高度相关。数据显示,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使肝癌风险提升3-10倍。

储存不当:牛奶常温放置超过2小时,就可能滋生细菌、霉菌,尤其是夏季更易变质。国标要求,巴氏奶需于2-6°C冷藏保存,逾期饮用等于饮用“隐形细菌汤”。



反复加热:有家庭习惯于早上加热,晚上再温一遍,牛奶多次加热,本身就破坏了营养结构,还给细菌生长提供了“温床”。

“只图便宜买无品牌散装鲜奶”。市场调查发现,部分流动摊贩、散户售卖的牛奶,黄曲霉毒素检出率高达18%,远高于标准要求。

这类牛奶未经严格检测,牛只饲料不达标、奶桶卫生差,若反复摄入,极易积累毒素,慢性损伤肝细胞,没有任何“早期报警”症状。

“常温久放/反复加热,细菌超标”。实验数据显示,未饮完的牛奶在夏日常温下放置4小时后,细菌总数可激增至16倍。



即便第二次加热,也无法彻底杀死芽孢杆菌等耐热细菌。一家人共饮变质牛奶,慢慢积累肝脏损伤,还易诱发消化道感染。

“忽略保质期/奶源鉴别”。90%的家庭有这样的误区——觉得牛奶没变味就没变质。实际上,低温奶甚至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因运输、存储不当提前变质。

一项追踪样本调查显示,86.2%的变质巴氏奶外观完全正常,无酸臭味。很多人直到身体慢慢出问题,才惊觉是“表面新鲜”的牛奶在“暗中下毒”。

正确选购:认准大品牌、看检测信息、防止“被坑”。

每次买牛奶请认准有生产许可、正规品牌、检验合格报告齐全的产品,避免路边摊或自提奶源。黄曲霉毒素主要来自饲料或储存不当的小型牧场生产,正规大厂更有保障。买巴氏奶、鲜奶务必查清生产日期和冷链运输记录。



科学保存与饮用:喝前冷藏、一次喝完、不重复加热。

牛奶买回家后立刻冷藏,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并且一次喝完,坚决不“回炉”加热。夏季天气炎热,开封后2小时内用完。如出现结块、分层、异味,哪怕再舍不得,也请坚决倒掉!

关注家庭体质与饮奶反应:特殊人群分辨乳糖不耐受及时调整。

有腹泻、腹胀、肠胃敏感史等人群,建议优先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如症状严重可咨询营养科专科医生调整奶源。



肝病、慢性病患者如需补充奶制品,也应结合医生建议,控制摄入量与频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伙带女友回老家,刚上车女友脸都绿了,网友:还不快跑!

小伙带女友回老家,刚上车女友脸都绿了,网友:还不快跑!

牛牛叨史
2025-11-17 02:00:33
日本东京发布警报

日本东京发布警报

CDC疾控人
2025-11-16 19:40:24
钟镇涛长子已35岁晒近照,体态回弹四肢粗壮,独居上海远离家人

钟镇涛长子已35岁晒近照,体态回弹四肢粗壮,独居上海远离家人

陈意小可爱
2025-11-18 03:15:42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河南郑州一业主供暖阀门漏水,工人上门维修过程中,亲了业主一口......

河南郑州一业主供暖阀门漏水,工人上门维修过程中,亲了业主一口......

极目新闻
2025-11-16 21:56:41
曼联买人!布达佩斯创奇迹,“新罗比-基恩”归位!值得吗

曼联买人!布达佩斯创奇迹,“新罗比-基恩”归位!值得吗

卡灵顿分析师
2025-11-17 18:21:10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84亿,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128亿元!王伟等34人获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84亿,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128亿元!王伟等34人获刑

红星新闻
2025-11-17 17:08:13
网传61岁港星林雪赌博输光家产、欠百亿巨债跑路,本人回应来了!

网传61岁港星林雪赌博输光家产、欠百亿巨债跑路,本人回应来了!

叨唠
2025-11-17 04:43:29
台湾知名女星自杀未遂!曾自曝患重度抑郁症,被质疑“炒作流量”

台湾知名女星自杀未遂!曾自曝患重度抑郁症,被质疑“炒作流量”

阿雹娱乐
2025-11-17 15:14:47
年终奖我一毛没有,打卡离开,退公司群,老板:八千万订单只认你

年终奖我一毛没有,打卡离开,退公司群,老板:八千万订单只认你

朝暮书屋
2025-11-07 18:22:47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火山诗话
2025-11-17 12:50:06
刘诗雯:与张继科传绯闻、被称为“小邓亚萍”,今34岁逆风翻盘

刘诗雯:与张继科传绯闻、被称为“小邓亚萍”,今34岁逆风翻盘

墨印斋
2025-11-18 04:19:38
深圳一公园对待骑行游客尺度不一?市城管局:加大巡查力度

深圳一公园对待骑行游客尺度不一?市城管局:加大巡查力度

南方都市报
2025-11-17 12:40:01
眼镜飞人李泽洋获得金牌,没想到赛后采访点名前辈,很谦虚

眼镜飞人李泽洋获得金牌,没想到赛后采访点名前辈,很谦虚

孙譁北漂拍客
2025-11-18 00:08:14
她这大体格身材,颜值气质都是十分完美,真的不错

她这大体格身材,颜值气质都是十分完美,真的不错

陈意小可爱
2025-10-21 12:53:32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极目新闻
2025-11-16 22:29:28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别被“忽悠”了,竟然有人卖掉没贷款且“自住”的房子!

别被“忽悠”了,竟然有人卖掉没贷款且“自住”的房子!

装修秀
2025-11-15 11:15:03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7 06:50:03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杨振宁去世前状态曝光,卫生间摔跤酿大祸!翁帆疑早已接受了现实

阿纂看事
2025-10-23 15:52:42
2025-11-18 05:48:49
徐云流浪中国 incentive-icons
徐云流浪中国
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779文章数 4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教育
房产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湖南“15岁”宝宝降生!冷冻胚胎技术让生命跨越15年

王妃精致到发丝,王子直接变秃子

教育要闻

学生“爆改”教室!你给哪个打满分?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