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银川11月18日电 (记者宽容)贺兰山下,雄伟遗址。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1月18日,“何以中国·越山向海踏千澜”网络主题采风活动采访团来到宁夏银川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实地探访、专家讲解、沉浸式体验,感受这片历经岁月磨洗的遗址。
![]()
采访团一行合影。人民网记者 周航摄
西夏陵是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遗存。为延续近200年历史的西夏王朝提供了实物见证,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壮丽篇章,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72年至1977年间,考古人员第一次对西夏陵进行系统调查和科学发掘,证实了《嘉靖宁夏新志》所载西夏陵处于贺兰山之东。西夏陵的确认和发掘,推动了西夏考古的发展。
在西夏博物馆内,鎏金铜牛,造型逼真、工艺精湛,见证了西夏时期高超的铸造技术;西夏文碑刻残片,让记者们直观感受西夏独特的文字体系;而复原的西夏生活场景展区,则生动再现了西夏人的日常起居与社会风貌。“这些文物就像‘活化石’,让千年历史变得可感可知。”采访团成员一边看,一边感慨道。
“过去提到遗址公园,大家可能觉得‘只能看、不能互动’,但现在我们通过科技手段,让西夏文明‘活’起来、‘动’起来。”西夏陵博物馆馆长师培轶向采风团成员介绍道。
据了解,2019年,西夏陵博物馆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为380件文物进行720度三维数据扫描。通过手机屏幕,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能近距离触摸,西夏陵残碑上精美的纹饰和俊秀的字体,感受西夏陵作为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西夏陵持续推进“文物保护+科技赋能”融合发展,西夏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推出“数字西夏”系列体验项目,未来,西夏陵将继续以“保护为先、活化利用”为原则,持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