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研培十年:非遗教育的中国实践——第八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近日在江苏苏州举办。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卫东表示,作为深耕传统工艺教育的院校,苏州工艺美院将持续以产学研融合为纽带,推动非遗教育从实践探索走向体系化建设,为传统工艺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各位嘉宾围绕“非遗研培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非遗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方向”“产教融合模式赋能非遗活态传承”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既系统梳理了过去十年的实践成果,也为非遗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思考路径。
![]()
第八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主办方供图
本届论坛聚焦非遗传承与教育的核心议题,设置了多个专题板块。“非遗传承人培养的省级样本”环节中,甘肃、贵州等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车向勤等,分享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承模式,为区域非遗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主题下,专家学者结合红曲黄酒品牌建设、苗族纹样数字化设计等案例,探讨非遗资源与乡村发展的共生路径。
“研培·跨界·国际经验”板块引入英国皇家刺绣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伦敦“日本之家”展览运营模式等国际案例,为中国非遗研培工作拓宽视野。
“江南技艺与城乡共生”则聚焦苏绣、核雕、苏作家具等本土工艺,展现传统技艺在当代城乡文化空间中的创新活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为大会作总结发言,并发布第九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的主题:“新生态——手工艺的物质与社会网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