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2018年起逐步加强半导体出口限制,针对先进光刻设备实施严格管制。2023年初,美国推动日本和荷兰加入三方协议,旨在禁止深紫外线光刻机向中国出口。这种举措源于美国对技术主导权的担忧,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被视为潜在挑战。
到2025年,美国进一步撤销某些许可,如台积电向中国工厂运送工具的特殊授权将于年底到期。
这些措施旨在延缓中国产业升级,但实际执行中,日本和荷兰企业显示出一定灵活性,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在2024年达到385亿美元,2025年虽预计小幅降至380亿美元,但市场份额仍占全球20%。
![]()
日本尼康公司在光刻机市场长期积累经验,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却选择加强与中国合作。早在2024年7月,尼康就推出新型氩氟浸没式光刻机,并在华积极推广。
这种设备支持7纳米工艺,与早期干式系统相比,通过液体介质提升光线折射率,显著提高图案分辨率,减少衍射干扰。
在实际生产中,这种进步让曝光时间缩短20%,适用于中端逻辑芯片制造。中国企业接收这些设备后,能快速融入生产线,从晶圆涂布到显影形成完整流程。
尼康的行动源于其历史定位,上世纪80年代,该公司一度主导全球市场,但后来份额下滑。如今,通过自主研发,尼康恢复竞争力,其7纳米设备在波长控制上更精确,使用193纳米光源结合浸没液,线宽缩小15%。
![]()
与中国企业对接时,尼康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参数调试和稳定性验证,这比过去单纯出口更注重应用反馈。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地,提供丰富场景,帮助尼康验证设备性能,推动从实验室原型到商用迭代。
荷兰ASML作为光刻机巨头,尽管设备依赖多国部件,受美国影响较大,但其深紫外线系统仍在2025年向中国交付。第三季度,中国占ASML销售额42%,价值超70亿美元,这些设备主要用于终端芯片生产,支持中国维持产业链完整性。
ASML高层多次表示,出口限制可能刺激中国加速自主创新,对全球行业无益。
![]()
ASML的交付过程体现技术自主性,其深紫外线扫描仪在分辨率上与日本设备形成互补。相比极紫外线系统需要真空环境和高维护成本,深紫外线更易操作,能源消耗低30%。中国工厂导入后,通过软件接口实现自动化,提升缺陷率控制10%。
与历史对比,ASML从依赖联盟转向市场导向,2025年预计净销售额增长15%,毛利率达52%,部分得益于中国订单。尽管荷兰政府计划2025年4月收紧出口措施,但当前交付已帮助中国填补技术空白,推动从进口向本土化转型。
东京电子作为日本企业,在涂胶显影设备上提供支持,这些装置在旋涂均匀性上优化,胶层厚度达纳米级,与手动调整不同,自动化程度高。中国集成后,生产线产量增长,满足汽车和消费电子需求。
这种设备与尼康光刻机结合,形成链条闭环,减少停机时间。
![]()
高通等公司也表达长期供应意愿,如向华为提供4G芯片,这与光刻交付呼应,形成多点支撑。中国半导体生态通过这些输入,增强韧性,从90纳米量产向更精细节点推进。尼康的浸没技术在图案叠加上进步显著,多层曝光适用于存储芯片,与单次方法不同,精度提升。
日本企业的独立路径源于过去经验,上世纪协议后,转向自研体系,如今提供灵活出口。佳能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实现5纳米工艺,这种压印方式直接转移图案,模具寿命达百万次,成本降低25%。中国应用中,扩展材料兼容性,推动产业升级。
设备运输和安装强调精密,防震包装确保光学部件完整。校准阶段后,中国工程师掌握操作,实现本地维护。这种合作削弱了三国协议效力,促进中日技术交流。
![]()
对比荷兰路径,日本设备更易获取,维护周期短。ASML虽受限,但交付仍占重要份额。中国自研结合进口,缩小差距,如纳米压印机交付测试。
长远看,这种交付行动提升中国产业链自主能力,到2025年11月17日,ASML中国业务稳定,尼康在中国展会展示设备。中国通过创新和合作,逐步减少依赖,实现互利共赢。
到目前,中国设备进口虽小幅调整,但交付持续,产业链韧性增强。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并行,确保长期进步。
![]()
参考资料
ASML、尼康同时官宣新设备,光刻机市场火药味渐浓? 新浪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