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一份特殊的申请书递交到了大陆相关部门。
申请人是孙天平,他想做的事情很简单——把父亲的遗骨从台湾迁回老家安葬。
他的父亲是抗日名将孙立人。
这个愿望,孙天平已经等了整整10年。
当年那个在缅甸战场上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将军,如今能否真正落叶归根?两岸的审批流程会给这个迁葬申请开绿灯吗?
孙天平不是个爱出风头的人。
作为孙立人的次子,他这些年一直生活得很低调。
2015年的某一天,他突然做了一个决定——要把父亲的遗骨迁回大陆老家安葬。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住了。
父亲孙立人1990年就去世了,当时葬在台湾。
按说入土为安,不该再折腾。
可孙天平心里明白,父亲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回到故乡。
老人家晚年时候,经常一个人坐在窗前,望着大陆的方向发呆。
那种思乡的痛苦,做儿子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孙天平开始四处奔走。
他要处理的事情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台湾这边要办理遗骨出境手续,大陆那边要联系安葬地点,中间还涉及各种审批程序。
一个普通家庭的迁葬申请就够麻烦的了,更何况孙立人的身份特殊,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
这10年里,孙天平不知道给多少部门打过电话,写过多少封信函。
有时候等一个回复就要等好几个月。
他头发白了不少,皱纹也深了。
身边的朋友劝他算了,折腾这么久,太累了。
可他就是不肯放弃。
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政治任务,就是一个儿子想完成父亲的遗愿,仅此而已。
说起孙立人,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
他是真正在战场上跟日本人拼过命的将军。
1942年的缅甸战场,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打得日军节节败退。
仁安羌一战,他带着不到1000人的队伍,硬是从7000多日军手里救出了7000多名被围困的英军。
这一仗打完,英国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
孙立人打仗有个特点——狠。
不是对自己人狠,是对敌人狠。
他训练出来的部队战斗力极强,日军遇到新一军都怕。
有资料记载,新一军在缅甸歼灭日军3万多人。
这个数字放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含金量相当高。
战争结束后,孙立人没能回到他梦想中的家乡。
历史的洪流把他推到了台湾。
在那个小岛上,这个戎马半生的将军度过了后半辈子。
他被软禁了33年,理由是卷入了某个案件。
这33年里,他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回家的可能。
晚年的孙立人身体每况愈下,思乡之情却越来越浓。
他跟家人说过,自己想回安徽老家看看。
想看看门前那棵老槐树还在不在,想尝尝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这些简单的愿望,到去世都没能实现。
1990年,孙立人在台湾过世,享年89岁。
临终前,他还在念叨着老家的事。
孙天平第一次认真考虑迁葬这件事,是在马英九执政期间。
那时候两岸关系相对缓和,办这种事情的阻力会小一些。
大陆方面听说了这个意向,很快就有了回应。
当时提出的方案是把孙立人葬在广州的新一军公墓。
这个地方确实合适,孙立人当年就是新一军的军长,部队里的战友们都长眠在那里。
把将军葬在这里,等于是让他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大陆方面还承诺会把公墓整修一遍,让它看起来更庄重体面。
孙天平当时挺动心的。
他专门去广州看了那个公墓,环境确实不错,历史意义也在。
可就在快要敲定的时候,事情出了变化。
两岸关系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台湾方面对迁葬申请的态度也变得模糊不清。
各种手续卡在那里,谁也不愿意拍板。
马英九卸任后,这件事就彻底搁置了。
孙天平的希望落空了一次。
但他没有彻底死心,只是把这个计划先放一放,等待合适的时机。
他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安徽庐江是孙立人的祖籍地。
这些年,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一直没忘记这位名将。
2010年前后,庐江县开始筹备修建孙立人纪念馆。
这件事得到了很多支持,大家觉得应该给这样的英雄一个体面的纪念。
纪念馆选址在孙家的祖居附近。
老房子经过战乱和岁月的摧残,早就破败不堪了。
当地花了不少心思,尽可能按照原来的样子把房子修复起来。
院子里的布局,房间里的陈设,都参考了老照片和当地老人的记忆。
纪念馆里陈列着孙立人的生平事迹。
从他年轻时候在清华读书的照片,到他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场景,再到晚年被软禁的日子,整个人生轨迹都清晰地展现出来。
每年都有不少人专程来这里参观,缅怀这位抗日名将。
孙天平去看过这个纪念馆好几次。
每次站在那些老物件面前,他心里都不是滋味。
纪念馆有了,祖居修好了,可父亲却还在千里之外的台湾。
这种感觉特别难受,就好像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差最重要的那个人。
![]()
舒城县也传来了好消息。
孙家的祖坟还在,当地专门预留出了一块墓地,等着孙立人归来。
这个消息让孙天平看到了新的可能。
相比广州和南京,老家舒城似乎是最合理的选择。
那里有祖坟,有根,是真正意义上的落叶归根。
2025年10月29日,孙天平终于递交了正式的迁葬申请。
这一天他等了10年。
申请书准备得很详细,包括了所有需要的材料——父亲的死亡证明、台湾方面的相关文件、大陆这边的接收意向书,厚厚一叠。
申请书上写得很清楚,他们希望把孙立人葬在安徽舒城的祖坟旁边。
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这是孙家的根,父亲应该回到祖先身边。
至于下葬仪式,家属提出了明确要求:低调进行,不插旗,不奏乐,不邀请政要出席。
就是普通人家的葬礼那样,把老人安葬了就行。
孙天平在申请书里特别强调了一点:这是纯粹的家族事务,跟政治无关。
他们只是想完成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承诺,让老人家魂归故里。
这种心情,相信任何一个有父母的人都能理解。
大陆方面收到申请后,态度还算积极。
相关部门表示已经收到了完整的材料,正在进行核实工作。
这个回复让孙天平稍微松了口气。
至少,申请没有被直接拒绝,事情有了推进的可能。
台湾那边的情况就复杂多了。
![]()
法务部门和民政部门都在评估这个遗骨出境申请。
问题是,这种评估没有明确的时限,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台湾方面还附加了一个条件——不能有政治目的。
这个限制条件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一个儿子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安葬,怎么就扯上政治目的了?
虽然孙天平心里最倾向于舒城老家,大陆方面还是列出了三个备选地点。
每个地方都有它的道理,也都有它的困难。
广州的新一军公墓是最早提出的方案。
从历史意义上讲,这里确实最合适。
新一军是孙立人一生的荣耀,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在这里。
把将军葬在这里,等于让他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可是广州公墓的现实问题很棘手。
产权关系理不清,墓地里的一些墓碑在岁月中损毁了。
如果要把这里整修成合适的样子,起码需要3年时间。
这还不算各种协调工作需要的精力。
3年,对于已经等了10年的孙天平来说,实在是太久了。
南京是另一个选择。
那里有国家级的抗战纪念地,规格高,意义重。
把孙立人这样的抗日名将葬在那里,似乎也说得过去。
问题是,国家级纪念地的审批程序极其复杂。
需要经过的部门多,涉及的层级高,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这事能批下来。
相比之下,舒城是最现实的选择。
![]()
祖坟在那里,墓地也预留好了。
当地政府和民间都很支持这件事,阻力最小。
孙天平自己也最希望把父亲葬在这里。
毕竟,落叶归根这四个字,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分量。
家里的祖坟,才是真正的归宿。
这件事在网络上传开后,引起了不少讨论。
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网友都表示支持。
不管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大家都觉得应该成全这个老人的心愿。
大陆网友的态度比较一致。
很多人留言说,孙立人是抗日英雄,理应回到故土安葬。
一位网友写道:"打了一辈子仗,到头来连个安葬的地方都选不了,太悲哀了。"
另一位说:"这就是个孝子想完成父亲遗愿的事,别扯那么多有的没的。"
台湾那边的声音相对复杂一些。
有些人担心这是所谓的"统战手段",认为大陆在利用孙立人做文章。
这种声音虽然存在,占的比例不大。
更多的台湾网友认为,家属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
一位台湾网友说得很直接:"老人家想回家,这有什么好拦的?我们自己的父母如果有这个愿望,难道还要考虑政治立场?"
几个台湾的退伍军人论坛上,有不少老兵发表了看法。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听父辈讲过孙立人的故事,对这位将军很敬重。
一位老兵写道:"孙将军的战绩是实打实的,不是吹出来的。
现在儿子想让他回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我们这些当过兵的人,最懂落叶归根的心情。"
岛内也有一些学者和文化人公开表态支持。
他们认为,迁葬是家族私事,不应该被政治化。
一位历史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孙立人将军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后人希望让他归葬故里,这个愿望很正常。
我们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往政治上扯。"
申请递交上去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孙天平现在每天都在关注这件事的进展。
他知道,两岸的审批流程都很复杂,不可能很快就有结果。
台湾法务部门和民政部门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
他们既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给出批准的信号。
每次孙天平去询问,得到的答复都是"还在评估中"。
这种评估没有截止日期,也没有具体的标准,完全说不准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不能有政治目的"这个限制条件更是让人无语。
什么叫政治目的?怎么判断有没有政治目的?这个标准太模糊了。
孙天平反复解释,他们只是想让父亲回家,仪式也准备低调进行,跟政治八竿子打不着。
可台湾方面似乎还是有顾虑。
大陆这边的情况相对好一些。
相关部门表示正在核实材料,态度还算配合。
舒城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准备,墓地那边已经开始做一些基础工作,就等着最后的批准。
孙天平最担心的是时间问题。
他今年也不年轻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他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
更怕的是,等来等去,最后又是一场空。
毕竟,10年前马英九时期差点成了的事,最后还是黄了。
这一次,真的能顺利吗?
家里其他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
有的兄弟姐妹觉得孙天平太执着了,折腾这么久,值不值得?可孙天平心意已决,谁也劝不动。
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这辈子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以后怎么去见父亲?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待。
等待台湾方面的审批结果,等待大陆方面的最终确认,等待一个机会,让这个等了10年的愿望变成现实。
时间一天天过去,答案什么时候能揭晓,谁也说不准。
孙立人迁葬大陆这件事,说到底就是一个儿子想完成父亲的遗愿。
战争年代那些恩怨情仇,对于一个想让父亲落叶归根的儿子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老人家能不能真正回到自己的故土,长眠在祖先身边。
![]()
孙天平等了10年,还在继续等。
希望这一次,审批流程不要再让他失望,让孙立人将军真正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