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我是紫涵,一个很爱攒钱的宝妈。
昨天下楼散步碰到邻居大爷,他乐呵呵跟我说,他三年前存的三年期定期下个月到期,利率还能拿2.75%。
那时候嫌利率低,现在看真是赚大了!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现在走进银行,显示屏上的利率让人吃惊:国有大行三年期定存仅1.25%,五年期也才1.3%。短短几年,五年期利率从2.75%跌至1.3%,存款利率彻底迈入“1%时代”。
那些早几年锁定高利率的老人,现在拿着远超市场水平的利息,这份幸运放以前谁也没想不到。
01 利率越降越低,早年的定期成了香饽饽
存款利率跌得有多狠?三年前五年期定存还能有2.75%,现在直接腰斩到1.3%。我存钱好多年,知道利率有高有低,但这次跌得这么彻底,真是没料到。
去年有人劝我转存未到期存款,我嫌麻烦没动,现在看来,当时的“懒”帮了大忙。早年锁定高利率的定期,现在成了实打实的香饽饽。
02 银行不推长期定存了,想存都难找
现在利率低还不算,好多银行干脆下架了三年期、五年期定存。有写村镇银行直接公告取消五年期,北京、上海不少中小银行APP里,压根找不到长期定存选项。
更离谱的是利率倒挂,有的银行三年期利率1.65%,五年期反而只有1.5%,打破了存得越久利息越高的老规矩。
我姑妈去年存款到期想存五年期,跑了三家银行都办不了,最后只能选1.05%利率的两年期,现在还在后悔。这不是个例,银行停售长期定存已成趋势。
03 银行为啥不待见长期存款了?
道理很简单:银行不赚钱了。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仅1.43%,远低于1.8%的行业警戒线。长期存款要给高利息,可现在贷款利息上不去,银行自然不愿做亏本买卖。
我银行朋友说:“你们这些早年的高息存款,现在对银行都是赔钱生意。”加上银行预判利率还会降,怕锁定长期高成本,干脆少推甚至不推长期定存。
04 老人为啥成了受益者?
老人们能偷着乐,主要是无意中锁死了高利率。我大伯五年前把养老钱拆成三年期和五年期存,当时子女劝他买理财,他坚持搞不懂的不碰,今天来看太明智了。
老人们存钱求稳不折腾,没跟风买复杂理财,反倒赶上了好时候,成了低利率时代的赢家。
05 利率一直降,老人的钱该放哪儿?
面对低利率,分享几个稳妥建议:
选储蓄国债,国家兜底最安全,2025年11月新发行的三年期利率1.63%,五年期1.7%,比多数银行定期高,适合长期闲置资金;
了解储蓄型保险,部分产品能锁定年化复利约2.7%,但要长期持有,提前取可能亏本金;
分散存放,用“阶梯存款法”把钱分成1年、2年、3年期,再搭配少量国债和低风险理财,保持流动性又能多赚利息。
06 调整好心态,比追高利息更重要
低利率时代,心态比收益关键。我邻居大爷说得好:“保住本金最要紧。”养老钱来之不易,那些承诺高收益的项目往往藏着坑,坚守“不懂不投”,稳稳拿利息才睡得香。
07 存款利率以后还能涨回去吗?
很多老人关心利率能否回升,专家普遍不乐观。银行朋友说,未来存款利率大概率继续走低,中小银行还会减少长期存款产品。想回到以前2.75%的利率,基本不现实。
08 存钱求稳,才能笑到最后
回想几年前,大家还为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利差奔波于各家银行。现在才发现,以前不起眼的定期存款,反倒成了最安心的依靠。
存钱不是比谁跑得快,是比谁走得稳。有早年长期定存的老人们,不是因为多会理财,而是这份稳妥和坚持,让晚年生活多了份踏实。
再高收益的理财,也比不上这份安心,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