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上演了一出闹剧,沈伯洋竟然要竞选台北市长!究竟谁给他的胆子,台湾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2025年11月,联电创办人曹兴诚公开建议民进党征召“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参选台北市长,称其能力“碾压现任市长蒋万安”。
![]()
但资深媒体人谢寒冰直接在节目中放话:若赖清德真提名沈伯洋,他不仅发放100份鸡排,还将跪着直播“感恩主席”。
这场赌约背后,既是政治人物的人格较量,更是台湾社会对“台独”投机分子的集体审问。
政治赌局
谢寒冰在《新闻大白话》节目中直言,虽然与曹兴诚有过节,但这次“完全支持曹兴诚的建议”,因为沈伯洋参选根本是“天方夜谭”。
这种反讽式支持,实则将民进党置于两难境地。
若提名沈伯洋,等于承认党内无人可用。若不提名,则暴露其不敢直面争议人物的心虚。
![]()
更犀利的是,谢寒冰加码“跪着直播”的设计,刻意模仿宗教朝圣姿态,暗讽绿营对“台独”神像的盲目崇拜。
2018年王世坚赌输跳海、2022年沈富雄承诺扫地,均成为选举话题。
但谢寒冰此次将赌注与政治人格绑定,直指沈伯洋的“台独”标签已成为其政治负资产。事
实上,民进党内部对提名沈伯洋也态度暧昧,党主席赖清德始终沉默,政策会执行长吴思瑶虽口头支持,却未推动实际程序,显示绿营对“深独牌”效用的怀疑。
“瘫痪市长”困境
沈伯洋参选的最大障碍,并非政见或资历,而是其被大陆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通缉身份。
台湾网友调侃,若他当选市长,“外出参访被抓走,是不是又要补选?”
这一个无法离开岛内的市长,如何履行对外交流职能?
![]()
台北市作为国际都市,市长需频繁参与城市外交、招商活动,而沈伯洋一旦踏出台湾便面临拘捕风险,恐成“笼中鸟”式的象征性领袖。
更讽刺的是,沈伯洋家族与大陆的经济联结使其立场显得虚伪。
其父在深圳经营贸易公司,长期受益于两岸经贸,而沈伯洋却创办“黑熊学院”鼓吹“仇中”。这种“吃饭砸锅”的行径,连绿营支持者都难以认同。
国民党议员游淑慧直接质问曹兴诚:“到底是爱民进党还是害民进党?”
曹兴诚力推沈伯洋,暴露了民进党在台北市的战略焦虑。
2026年选举中,绿营面临“无人可战蒋万安”的困境:王世坚坦言蒋万安连任率达95%,吴怡农已两度败选。
推沈伯洋参选,实为“弃保策略”的变种,通过刺激深绿基本盘投票,挽救低迷选情。
但此招风险极大:台北选民结构蓝大于绿,中间选民更关注市政能力,而非意识形态对抗。
沈伯洋隶属“正国会”派系,与赖清德的“新潮流”存在竞争。
![]()
若沈伯洋参选失利,“新潮流”可借机削弱对手;若意外获胜,赖清德则需面对更强大的党内竞争者。这种暗流使提名决策沦为权谋游戏,而非理性评估。
通缉犯参选
大陆对沈伯洋的立案侦查,使其成为首名可能参选地方首长的“台独”通缉犯。
此举传递明确信号:任何挑战一中原则者,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将受到法律追责。
与2016年蔡英文当选时大陆的“听其言观其行”相比,当前应对模式已转向“事前震慑”,通过法律工具压缩“台独”空间。
2008年陈水扁家族贪腐案爆发时,民进党也曾试图操作“政治迫害”叙事,但最终被司法证据击溃。
如今沈伯洋面临类似考验:当其“抗中”人设与司法风险叠加,选民将更谨慎评估支持代价。
![]()
谢寒冰的赌约之所以引发共鸣,因它触碰了台湾民众对政治闹剧的厌倦。
网络梗图将沈伯洋P成“笼中市长”,讽刺其“走出去就回不来”;商家蹭热点推出“挺沈鸡排”,反被网友投诉“浪费食物”。
这种民间解构,消解了“台独”叙事的严肃性,使其沦为笑谈。
民意调查显示,65%台北市民认为沈伯洋“不适合参选市长”,其中20-29岁群体反对比例最高。
年轻世代成长于社交媒体时代,对政治人物的诚信度更为敏感。
沈伯洋“黑熊学院”被起底使用淘宝采购的急救包授课,其“抗中保台”生意经难以说服务实的新生代。
![]()
当候选人资格不再取决于政见或能力,而由司法风险、境外干预和网络赌约定义时,民主选举的本质已被扭曲。
民进党若继续操弄“敌我认同”,而非聚焦民生经济,恐将加速民众对政治整体的信任崩塌。
谢寒冰的跪播赌注,或许不会成真。
但这场舆论狂欢已达成另一种效果,让民众看清“台独”投机者与现实政治的脱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