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到了中国对高市的硬手段后,欧盟决定改变一下对华策略。
据《南华早报》11月17日报道,欧盟内部已经发出了明确指示:凡是参与对华谈判的欧盟官员,必须用更温和的措辞,确保不刺激中国。
![]()
冯德莱恩要求欧盟官员对华软化措辞
这句话乍一听像是外交礼仪上的“客气”,但熟悉国际关系的人都明白——欧盟这是“怕了”,而且是被现实狠狠震了一下。为什么?因为高市早苗刚刚给全世界上了一堂大课——发表不负责的涉华言论,是要付出代价的。
高市早苗本来以为,跟着美国反华、捆绑台海议题,她能在日本政坛站稳脚跟;没想到的是,她这一次踩中了中国外交的高压线,中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三个方向上连续亮剑,让日本切切实实感受到——台湾问题不是日本能随便踩的“红线”。
军事层面,解放军在黄海展开连续三天的实弹演习,同时加强对钓鱼岛的常态性巡逻;经济层面,中方向中国公民发出“近期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同时暂缓了日本在华的电影播放等相关活动;政治层面:外交部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接连用5个“严重”表明事态。
这一系列反击让日方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程度,直接引爆整个日本社会的反噬。
![]()
高市对华措辞引发日本舆论攻击
多名日本国会议员联名要求她撤回相关言论,认为高市发言“有损国家利益”“演变成了严重的国际问题”; 日本媒体一致批评她“外交无知”“给国家添麻烦”;大批日本民众跑到首相官邸抗议,高喊“高市下台”;就连日本极右翼也开始对高市“开炮”,日本维新会创始人也公开批高市早苗:日本这么点国力,何必惹事?
高市的下场,被欧盟看得清清楚楚,欧盟自然不敢乱来。
近段时间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并不乐观。9月30日,荷兰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这是什么性质?这是赤裸裸的政治抢劫,是公然背弃市场规则和投资保护条约,是欧洲对华政策的重大挑衅。
这件事一出,中欧紧张气氛瞬间升级。而眼下欧盟正在与中方展开谈判,试图与中方达成协议,获得更多的稀土出口许可,这时候再学高市早苗那样口出狂言,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欧盟必须稳住中国的情绪。
但要注意的是,欧盟的软,不是真软。这种软,只是“为了拿到中国的稀土”。然而在战略层面,欧盟的对华态度仍然偏向强硬。
![]()
欧盟要求成员国禁用华为等中国科技产品
就在上周,欧盟还在呼吁尽快取消 150欧元以下小包免税政策,这一招直指中国跨境电商。另外,欧盟还试图向其成员国施加压力,逼迫各成员国将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排除在外。
从中国角度看,欧盟这套动作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欧盟历史上对华政策一直是“两面性”模式: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策略上跟着美国走;政治上又害怕中国反制。所以今天这种局面,完全是欧盟的典型表现。
但欧盟这次真正害怕的,其实不是措辞问题,而是一个关键:“如果像日本那样踩到中国底线,中国会不会真动手反制?”高市早苗已经给出了最典型的反面案例。
而且欧盟比日本更清楚,中国现在的反制工具很多,随便拎出一项都足以让欧洲的半导体、汽车、电力等行业吃不消。冯德莱恩当然清楚其中厉害,所以才会急忙给手下人“打预防针”:“和中国说话注意点,保持语气柔和。”
总的来说,欧盟这种表面化的行为能持续多久,未来要看中国的反制力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市早苗的惨痛教训,会被欧盟牢牢记住。世界已经不是20年前的世界了,今天的中国,实力摆在那儿,别人想指指点点?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代价再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