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李叔前几天愁眉苦脸地蹲在楼下抽烟——他今年60岁办退休,本来算着自己1988年进国企,有12年“视同缴费年限”,结果社保局说这12年全不算数,每月养老金直接少了900多。
![]()
问了才知道,他2000年因为严重违纪被单位开除,按规矩,开除前的视同年限直接清零。
估计不少快退休的人都没搞明白:啥是“视同缴费年限”?简单说,就是1992-1995年社保统筹制度没建立前,国家没让个人交社保那几年,你在国企、事业单位的工龄,或者服兵役的年限,都能算成社保缴费年限,还能多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这相当于“白送”的社保年限,对养老金影响特别大。
但这“白捡的便宜”不是铁饭碗,有5种情况,这些年限会直接作废,而且基本没法补,快退休的人一定要提前查清楚。
第一种:被单位开除、除名
像李叔这种,因为严重违纪被单位开除的,开除前的视同年限直接清零。哪怕你之前干了二三十年,只要是开除,前面的“视同”全不算。
还有一种是“除名”——比如长期旷工、不上班,单位把你从名册里划掉,这种情况视同年限也会作废。
但要是你是“主动辞职”或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后续社保没断,视同年限还是能算的,这一点要分清楚。
第二种:自动离职后没续社保
早年有些国企职工觉得工资低,自己跑了(也就是“自动离职”),之后也没自己交社保。这种情况下,自动离职前的视同年限,也会被认定为“未连续缴费”,直接不算数。
举个例子:王阿姨1985年进工厂,1990年自动离职,之后没交社保,现在办退休,她1985-1990年这5年的视同年限,就不会被承认。
第三种:跨制度参保没转移手续
比如你之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后来跳到企业上班,但没办“视同缴费年限转移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年限,和企业的社保是两套体系,要是没在离职时办转移,到退休时,之前的视同年限可能会因为“没有衔接记录”被驳回。
尤其是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改革前的工龄,一定要提前去原单位开证明,把手续转到现社保账户里。
第四种:档案丢失或关键材料不全
视同年限认的是“档案”——比如你当年的招工表、工龄审定表、退伍证明这些材料,要是档案丢了,或者关键页找不到,社保局没证据,就没法给你算视同年限。
我邻居张大爷,当年是下乡知青,后来进了厂,但他的知青档案在搬家时弄丢了,结果下乡那3年的视同年限,到现在都没补上。
所以快退休的人,先去单位或者人才市场查自己的档案,看看招工表、工龄表这些材料全不全,缺的赶紧补。
第五种:被判刑或劳教
要是退休前因为犯罪被判刑、劳教,服刑/劳教期间的工龄肯定不算,而且判刑前的视同年限,也会被一并取消。
哪怕你刑满释放后继续交社保,之前的视同年限也回不来了——这一点是硬性规定,没商量的余地。
可能有人会问:那我怎么查自己的视同年限有没有问题?
其实很简单,带着身份证去当地社保局窗口,打一份“社保缴费记录单”,上面会写清楚“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要是对记录有疑问,直接让工作人员查档案里的材料就行。
尤其是快到退休年龄的,最好提前1-2年查,真有问题还有时间补手续,别等办退休时才发现,那可就晚了。
说真的,这“视同缴费年限”看着是“白给”的福利,但其实是国家给早年职工的保障——毕竟那时候大家工资低,没交社保也干了不少活。但规矩就是规矩,这5种情况一沾,之前的年限说没就没,养老金少拿的可不是小数目。
你身边有没有人遇到过视同年限作废的情况?或者你自己查过自己的视同年限吗?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帮到更多快退休的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