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计发月数,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关键因素。可能有的朋友误认为计发月数都是139个月,实际上是不同退休年龄,不同的计发月数。139个月是60周岁整退休的计发月数,其他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退休计发月数的由来。
2005年国家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养老金的计算更加注重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市场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参保的积极性。不仅仅基础养老金部分做了改变,而且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做出了改变。
下面是2005年以后改革的养老金计发公式情况:
![]()
当时国家统一推出了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制度,是从40岁到70岁,每一个年龄对应一个相应的计发月数。
![]()
如果退休年龄低于40岁或者高于70岁,计发月数按照40和70岁的计发月数来计算。在此之前,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20个月,所有人都一样。因此这一次的计发月数改革有利于晚退多得的激励。
计发月数是怎样计算的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假设:
①以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的预期寿命75.21岁四舍五入后的值75岁计算的。
②假设未来的记账利率或者投资收益率保持4%的速度不变。
③假设每月支取的养老金不变。
④达到预期寿命时,个人账户余额恰好领取完。
通过以下的计算公式计算,才得出的有关计发月数。
![]()
实际上大家也明白,从2000年到现在,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并没有保持4%的速度不变),退休养老金年年增长(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出额度每年也在提高),去世时个人账户余额都是由继承人继承(也无法按人均预期寿命平衡个人账户)。
理论上说,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确实应该完善。但是一旦按照原本的原则修订,计发月数将会大大增加,就会影响养老金计算了。
在2025年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时候,对于不按整数岁退休的人群的计发月数,国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是采取按比例过渡的方式。
比如说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61岁是132个月。每晚退休一个月计发月数将会减少7/12个月,但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比如60岁03个月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7.3个月。
![]()
通过以上的规律来看,虽然说我们还是60岁左右退休,但是计发月数确确实实也不再是139个月了。
139个月之后会怎样?
其实,根本的原则还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可继承,没有余额就不继承。
由于近年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年年增加,这样就会出现个人账户支付钱数不断增加的情况。由于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增加的情况下,个人账户记账利率4%,才能够维持养老金账户支出139个月。但按今年的记账利率只有1.5%,所以一般情况是个人账户余额会早于139个月领完。
不过,按照国家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规定,个人账户余额领完以后,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由统筹账户支付的。统筹账户主要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扣除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财政补助的部分、利息收入等等形成的。
总体来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领完也不影响养老金的发放和增长,所以老人们尽可放心。只不过会影响儿孙继承账户余额而已,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标准也不受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