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陆续公布,全国23个省份即将启动养老金重算补发工作。这一调整直接关系到2025年新退休人员的钱袋子,尤其是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发金额的差异问题,成为许多老年朋友关注的焦点。有人问:“企退和事退的补发差距会不会达到700元?”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算一算这笔账。
![]()
第一、养老金为什么要重算补发?
养老金的发放并非一成不变。每年新退休的人员,本应按照当年的计发基数核算养老金,但各地的新基数往往要到下半年才能确定。因此,社保部门会先使用上一年的旧基数进行临时核算,确保退休人员能按时领到养老金。等到新基数公布后,再重新计算差额并补发。
举个例子:某地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比2024年增加了300元,那么用新基数算出的养老金必然更高。这部分差额会从退休人员首次领取养老金的月份开始补发。比如您1月份退休,11月新基数公布,那么您可能收到1-10月的补发金额。
![]()
第二、企退和事退补发差距的关键因素
2014年启动的养老金并轨改革,经过十年过渡期,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完成。这意味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已完全统一,均采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模式。
但公式统一≠金额相同。补发差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 缴费年限:工龄越长,补发金额越高。
2. 缴费基数:在职时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补发越多。
3. 视同缴费年限:事退人员往往有更长的视同缴费年限,这会显著增加补发金额。
由于事退人员普遍工龄更长、缴费基数更高,且享受更长的视同缴费年限,他们的补发金额通常高于企退人员。
![]()
第三、补发差距真能超过700元?实际案例测算
以辽宁省(不含沈阳、大连)为例:
- 2025年计发基数:7346元
- 2024年基数:7201元
- 基数增加:145元
案例1:企退人员
- 退休时间:2025年1月
- 总缴费年限:30年
- 平均缴费指数:0.6
- 无视同缴费年限
补发金额计算:
145 × (1+0.6) ÷ 2 × 30 × 1% × 11个月 = 382.8元
案例2:事退人员
- 退休时间:2025年1月
- 总缴费年限:40年
- 平均缴费指数:1.0
- 视同缴费年限:30年
补发金额计算:
145 × (1+1) ÷ 2 × 40 × 1% × 11 + 145 × 1 × 30 × 1.3% × 11 = 1260.05元
对比两者:
1260.05元(事退) - 382.8元(企退) = 877.25元
可见,在工龄长、缴费基数高、视同缴费年限多的情况下,事退人员的补发金额可能比企退人员高出近900元,远超700元。
![]()
第四、如何看待补发差距?
养老金补发的差异,本质反映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事退人员因历史原因享有更长的工龄和更高的缴费水平,补发金额自然更高。但随着制度并轨的完成,未来企退与事退的待遇差距将逐步趋于合理。
![]()
第五、退休人员需要注意什么?
1. 耐心等待:补发工作由各地社保部门分批进行,到账时间可能略有差异。
2. 核对金额:可通过社保官网、APP或线下窗口查询个人账户明细。
3. 警惕谣言:不要轻信“额外补贴”等不实信息,以官方通知为准。
养老金的每一次调整,都体现了国家对退休人员生活的重视。虽然补发金额因人而异,但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正在逐步提升。希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安心享受晚年,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