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我家住在小梁薄板房里40多年,厨房和卫生间是合用的,赶上汛期很多地方还会漏雨。有几户邻居没有卫生间,冬天出门倒马桶冻得直哆嗦。这次拆除重建,将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杨浦区黄兴路1039弄居民张羽说。
前不久,他来到旧房改造工地,看着已经完成施工的桩基,期待地说:“希望早日搬进新家。”
![]()
黄兴路1039弄。
447户居民将搬进新居
这处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10幢2-5层小梁薄板和砖混结构老公房,其中7幢为小梁薄板结构房屋无卫生设施。总共447户居民中,180户居民“拎马桶”。
去年9月24日,随着黄兴路1039弄成套改造项目最后一户居民郑重落笔签字,100%签约生效公告张贴上墙,标志着杨浦区提前三年完成小梁薄板改造任务。
“2025年7月,项目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桩基施工。预计2028年底前竣工。”杨浦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陈颖说。
她介绍,按照改造方案,项目将拆除原房屋,新建3栋8-18层住宅,1栋5层社区用房,1座附建式停车场,提供停车位约110个。总建筑面积增至约3.19万平方米,户均使用面积从15.6平方米增至31.7平方米。
在实现成套独用的基础上,还根据居民需求,在社区用房中集中增设生活服务点、老年活动室、党群服务站、文化活动室、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用房等1000余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极大提升区域内服务能级。
新建房屋按照现代宜居标准,在设计中注重民生改善和品质提升相结合,统筹考虑居民关切的停车、充电桩、适老化等问题,按照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要求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未来社区”。
此外,将对同小区内存量房屋实施区域提升改造,实现片区整体焕新。
![]()
改造前。
![]()
改造前。
绘就了宜居安居“新图景”
从“住有安居”到“住有宜居”,杨浦区“拎马桶”改造历史性任务今年全面完成。
杨浦作为曾经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的老工业城区,有着大量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设的工人新村、不成套或无卫生设施职工住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浦区不遗余力、久久为功推进旧区改造,于2022年全面完成成片旧区改造,为16.4万余户旧里居民解决了“拎马桶”问题,创造了从“穷街”到“秀带”的蝶变涅槃。
2024年,杨浦区针对剩余415户“拎马桶”问题科学研判,通过片区更新和增设卫生设施方式,“一地一策”全速推进。
2025年6月10日,随着定海路街道136街坊部分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签约首日高比例生效,杨浦“拎马桶”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近年来,杨浦用不断刷新的城市更新“加速度”,绘就了一幅幅宜居安居“新图景”。
![]()
效果图。
原标题:《杨浦这个老旧小区拆除重建后,居民将圆“安居梦”》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肖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