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社区行动派”实训营结营活动举行。活动以“破土·筑力·薪传”为主题,系统回顾了为期五个月的学习实践历程,展示了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新探索与新成果。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基层治理领域专家、各街道社会工作办相关负责人以及全体实训营学员齐聚一堂,共绘基层治理专业能力提升新图景。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作为2025年杨浦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攻坚年”的重要举措,本期实训营直面当前社区工作中“持证不会干、会干不专业”的现实瓶颈,旨在将社工的专业资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能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实训营从全区420名持有中级社工证的社区工作者中,精心遴选了50名骨干,聚焦“党建引领物业治理”这一核心场景,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系统性、实战化培训,着力推动专业能力从“纸面实力”向“实战能力”的有效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注入专业动能。
![]()
为实现培养目标,实训营创新构建了“破土·筑力·薪传”三段式培养架构,在五个月内陆续组织了13次专题活动。
“破土”阶段通过通识课程,聚焦政策理论与宏观视野,邀请党校教师与物业领域专家授课,为学员夯实理论基础;“筑力”阶段则通过4场实务工作坊,重点锤炼学员在冲突调解、议事引导等关键场景下的实战技能;在“薪传”共学行动中,学员们组成小组,深入社区一线开展了6次专题调研,围绕物业治理中的实际难点进行案例攻坚,最终形成了“学习-实践-输出”的完整能力闭环。
![]()
在结营活动的案例分享环节,五个学员小组的代表依次登台,展示了在“共学社”阶段通过跨街道、跨小组深入调研形成的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典型案例。
殷行街道张晶峰分享了“城市名园地锁清零”的治理智慧;五角场街道陈蕾聚焦于“新就业群体充电服务与商铺飞线治理”的协同破解;定海路街道陈洁讲述了如何将社区“边角料”空间转化为服务居民的“聚宝盆”;控江路街道陈慧婷介绍了通过“树木修剪与空间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的实践;五角场街道王怡倩则分享了同济新村居委会运用“三高工作法”破解物业难题的独到经验。
![]()
![]()
结营仪式上,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为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对在调研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实践案例”小组予以颁证鼓励。
此外,活动特邀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杨浦区社区治理研究会副会长罗新忠,以及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教师、高级社会工作师曹国慧进行专业点评。罗新忠提到,社区案例研究应坚持“小切口、大纵深”的原则,聚焦具体问题以提升叙事感染力,并鼓励基层工作者将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有机结合。
曹国慧则表示,社区工作需把握“需求要明、法规要熟、人心要齐”的核心要点,既要高效处理具体事务(“事本”),也要注重关系构建与人心凝聚(“人本”),通过日常服务建立信任,培育居民的责任共识。
![]()
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实训,50名持证社工在群众工作、组织动员、资源整合、创新思维等核心能力上实现了显著跃升。
本次“社区行动派”实训营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力推动了“中级证书”向“治理能力”的实质转化,更为杨浦区构建“经验共享、智慧共生”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文字| 窦雨琪
图片| 窦雨琪
编辑|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
![]()
![]()
![]()
![]()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