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笼沉入曲江的瞬间,舞阳看着水面上自己酷似天后的倒影,突然明白——这张脸成了她的原罪。
《唐朝诡事录3》中,少女舞阳的遭遇令人唏嘘。她与武则天容貌相似,却因此沦为各方势力争夺与po害的对象。一个普通的胭脂铺少女,只因为一张脸,不得不承受四次绑架,数次面临生命危险。
![]()
在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逻辑:当一个人被符号化,她的真实自我便被彻底湮没,成为他人欲望与恐惧的投射对象。
舞阳的悲剧,从她出生那刻便已注定。她生长在长安,自幼失去父亲,由母亲赤英独自带大。
小时候的一次被拐经历,让母亲赤英在她身上烙下梅花烙印,从此将她牢牢束缚在视线之内。
母亲赤英深知女儿容貌酷似天后,为了保护她,几乎将女儿“拴在裤腰带上”。但这种过度保护,却成了舞阳的第一重枷锁。
命运的残酷远超想象。舞阳的容貌,引来了四股势力的觊觎,每一方都带着自己的执念,企图将她的脸变成满足私欲的工具。
![]()
房东余恭为谋取“神仙玉女粉”的配方,率先劫持了她。随后,沈玉(沉空)——曾侍奉过天后的男宠,将她视为武则天转世的容器。
更可怕的是百变郎君,他纯粹看中舞阳容貌的商业价值,企图剥下她的脸皮制作人pi面具,以牟取暴利。
最终,陶伯(李奉节)——长孙无忌的旧部,因对武则天的仇恨,将舞阳视为“妖后转世”,竟将她装入铁笼沉入曲江。
舞阳的遭遇,展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当个体被简化为某个符号,她作为人的价值便被彻底否定。
在沈玉眼中,舞阳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天后重生的媒介。他建造了天后最爱的卧佛像,计划将舞阳放进卧佛中,让天后的灵魂借助舞阳的身体重生。
对百变郎君而言,舞阳的脸不过是一件商品。他看中的不是舞阳本身,而是她酷似天后的容貌能带来的巨额财富。
![]()
而在陶伯看来,舞阳则是仇恨的象征。作为长孙无忌的旧部,他对武则天充满怨恨,企图通过杀死舞阳来杜绝“天后复生”的可能。
这些人都没有将舞阳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是将她物化为满足各自欲望与恐惧的客体。她的意愿、她的生命价值,在这些人面前变得无足轻重。
舞阳的遭遇在当代社会有着惊人的映照。现实中,许多人同样无缘无故遭受刁难,只因为某些他们无法控制的特征或属性。
比如,网络暴力中的受害者常常只因为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名19岁女大学生,只因为一张哭泣自拍被网站盗用,就遭受“不自爱”、“炒作”等无端指责。
如同舞阳因容貌被各方势力po害,这些现实中的个体也因为无法选择的特征或偶然行为,遭到远超出合理限度的惩罚。
![]()
舞阳的故事最终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她被沉入曲江后,被一直关心她的清洁工阿木救起。
阿木是唯一知道舞阳还活着的人,但他选择隐瞒真相,因为他“希望舞阳能够逃离因长相酷似天后带来的麻烦”。
舞阳最终与阿木一同远走他乡,离开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以彻底摆脱因容貌带来的无尽麻烦。
这一结局给予我们重要启示: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其力量不在于能将一个人摧毁多少次,而在于它总能为迷途者留一条可以回归的路。
舞阳的母亲赤英最终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她卖掉了面脂店,带上做神仙玉女粉的工具,驾车去外地寻找女儿。
![]()
舞阳的故事之所以引发共鸣,正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害怕因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受到不公对待。
无论是舞阳因容貌被追杀,还是现实中人们因性别、外貌、出身而遭受歧视,其本质都是将人符号化、工具化的行为。
当我们一味执着于自己的偏见与执念,就会像剧中那些角色一样,看不见真实的人,只看见自己欲望的投射。
正如剧中舞阳所言:“死本来就不可怕,怕的是活人被束缚”。这句话不仅指向母亲过度的爱,也指向所有因外表特征而被强加的命运。
那张曾带给她无尽麻烦的脸,终将随着岁月老去。但舞阳这个弱女子以自身遭遇书写的启示,却远比她的容貌更加持久——真正的文明,不在于能打造多少黄金面具,而在于愿不愿意摘下它,看见背后真实的脸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