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永青
![]()
施永青开设新公司经营大学宿位生意。
受惠于早前港府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公布增加专上院校非本地生限额,加上美国早前打压当地大学招收国际生等情况,非本地生选择来港升学人数急升,院舍、教室、实验室、宿舍等用地严重短缺。近年本港多间大学在各区黄金地段斥巨资购入或租用商厦、酒店甚至甲级写字楼,用以扩建教学场所及宿舍,显示非本地生急增令校舍宿位短缺,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中原集团老板施永青,他认为,市场反映了产业转移更替,教育产业可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更强调,大学购置物业成新趋势,高等教育为香港带来新商机。
教育租赁成第3大租户类型
中原集团创办人施永青认为,本港大学近年在旺区大手买地或租地自用的趋势,已出现了几年。
香港政府为吸引更多非本地生来港升学进修,行政长官李家超较早前发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指,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至于1.5万个本地生资助学额则明确维持不变。另外,今年自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留学生政策变幻莫测,包括早前一度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促使顶尖学生转向世界其他知名学府,部分选择来香港升学。
又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早前数据显示,2024/25学年香港8大资助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数逾26,000人,较上学年增长15.8%,而专上教育学院非本地生数目亦多达8万人,预计2027/28年度将增长至106,000人。
2028年估计缺12万学生宿舍
留学生数目急增,但大学宿舍、教学场所及设施、实验室等硬件配套并未追上学生增幅速度。投资管理公司高力日前发表的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本港学生宿舍严重短缺,2023/24年度学生宿位缺口已达47,600个,预计到2028年将扩大至120,000个。
施老板说,教育产业已成为一个庞大产业,从学校、宿舍到教育设施,一切都严重供应不足。他强调,虽然最近发展局是因应市场情况推出新措施,允许业界将商厦或酒店申请改装成学生宿舍,但仍然供不应求。根据地产数据显示,2024/25学年大学私人宿舍供应率仅0.4%,远低于欧洲平均水平,私人床位租金年涨幅高达15%,净回报率突破5%,显示投资大学宿舍是吸金力强。
各大学购买物业成趋势
香港科技大学
科大近年积极物色市区商厦,扩展教育版图。今年6月以3.544亿元购入金钟统一中心4楼名都酒楼全层,呎价约11,283元。科大表示单位将作教学相关用途,并指商学院一直在市区商业中心设立教学设施,以便就读商学院课程的学生,包括在职管理人员上课及交流。
科大亦于2024年中租用新地旗下观塘巧明街98号The Millennity 1座30及31楼,每层约1.9万平方呎,合共3.8万平方呎。据了解,该批楼面主要作课室之用。同年10月,科大亦租用同区的宏利金融中心全层,面积约3.1万平方呎,成交呎租约20元,作学校后勤办公室使用。
香港都会大学
都大于2024年以26.5亿元购入红磡红鸾道18号祥祺中心,总楼面面积约27.9万平方呎,连同155个车位,呎价近9,498元。都大更于早前另购入芜湖街全幢酒店,楼高16层,面积约6.6万平方呎,10亿购入作学生宿舍之用,提供255个宿位,主要供非本地生入住。
香港城市大学
城市大学于2024年斥资8.8亿元,购入尖东明辉中心基座商场及写字楼,主要作教学用途。涉及物业地库、低层地下、地下、高层地下,以及1至3楼,楼高7层,总面积约90,222方呎。该院校目前在区内华懋广场地库设有专业进修学院,但将于2025/26年起停办。
香港岭南大学
岭大于2023/24年校外学习中心“岭大@西九”进驻M+大楼12及13楼,占地20,000平方呎,设有多个课室、演讲厅、学习室、教职员办公室、工作室、展览厅、师生研讨空间,以及可用作举办社区活动及伙伴交流的活动区。岭南大学目前于饶宗颐文化馆和太子一幢商业大厦,亦设有两个校外学习中心。
香港教育大学
教大于今年新9月在戏曲中心设置新教学中心,中心占地超过6,000平方呎,供11个课程进驻使用,包括10项硕士课程和校董培训课程。教大另在北角长康街及将军澳敬贤里设有教学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商学院市区教学中心设于中环美国银行中心内,设有多个分层剧院式演讲厅、一个多用途室及一个会议室,方便举行小型会议以至参加者多达100人的大型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则在中环、尖沙咀加连威老道东海商业中心、漆咸道南、将军澳翠林邨等地都设有教学及报名中心。
香港理工大学
位于九龙尖东科学馆道17号的唯港荟,是理大斥资13亿元设立的教学研究酒店,属全球首间由院校全资拥有,集教学研究、服务功能于一身的酒店场所。另外,理大香港专上学院在九龙油麻地海庭道9号设有西九龙校园。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HKU Space)目前于金钟、北角、九龙湾、荔枝角及南区等都设有校舍,其中金钟及北角校舍均为自置物业,九龙湾校舍属于政府物业。原本于2006年以5,000万元购入的荔枝角美孚新邨6期地下至3楼九龙西分校,于2018年以3.24亿元售予香港基督教播道会联会。
港大又于2023年购入及租用荔枝角道甲级商厦南商金融创新中心合共6.8万平方呎楼面,作为九龙西新校舍及后勤中心。2024年,HKU Space再在九龙湾金利丰国际中心租用16,600平方呎面积作扩充之用。
市场反映产业转移更替
他又指出,高等教育用地短缺带来了新商机,不但吸引到本地投资者将物业改建学生宿舍,亦吸引到不少海外投资者,甚至是首次来港投资者。“他们都看到这个趋势,知道学生宿舍租金上升、回报吸引,也想来分一杯羹。”
他表示,这反映随着社会变化,产业正在不断转移更替:“现时的确因为政府政策,让外来学生名额翻了一番,加上美国又对留学生诸多留难,香港教育产业就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施永青强调,香港零售、餐饮业规模下降,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必须寻找新出路,投资教育产业是新出路。
对于政府是否需要加大力度发展教育经济?施永青认为,政府针对非本地生的福利政策已做到位,发展速度理想,现阶段宜循序渐进,待市场测试后再作决定。
记者问投资教育宿位,是否“捞过界”?他说,他一向主张从事地产代理的,应集中力量做好交易配对工作,不宜涉足投资性质的业务,但近期却参与了经营学生宿舍的业务。
这项生意多少带有投资性质,不怕与本业有利益冲突吗?他说,“我做生意的时间长了,公司的规模大了之后,自己会接触到这样或那样的商机。我的基本守则仍是专注本业,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在条件充足时,涉足一些新的生意。如果真决定要做新的生意,也会成立独立的公司去做,由不同的团队负责,各司其职,不会有角色矛盾与利益冲突。
学生宿舍能减少空置商厦
他说,他涉足学生宿舍的业务,有以下三个动因:一、为急促发展的教育事业填补需要;二、利用好现时大量空置的写字楼资源;三、推动香港的地产投资业务升级,走向专业化、金融化与国际化。
他继续说,做生意最紧要看准社会的需要,有社会需要就代表有收入来源。互联网出现后,零售业所受的冲击很大。香港社会需要转型,以新的产业取代旧的产业,其中发展潜力较大的是教育产业。政府特别放宽了大学招收海外留学生的比例,由20%增至40%。一时间外地大专学生蜂拥而至,各大学为这些学生的住宿问题搞到很头痛。因此,这段时间搞学生宿舍不愁没有租客,由于家长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最肯在子女身上花钱,所以学生宿舍常可以收到比其他租客更高的租金。一般住宅的租金大约只有30、40元一呎,能升上50元一呎的,已算好价。但学生宿舍却可以租到60、70元一呎。最高的可以高达90元一呎。租别墅亦不过是这个价钱。
有人可能会觉得,把租金抬得这么高,是否有囤积居奇之嫌?他说,这其实只是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市场正需要这种价格讯息,去吸引投资者买商业大厦,然后把它改装成学生宿舍,以满足教育事业的需要。政府需要的是为改装工程拆墙松绑,而不是为学生宿舍设租金上限,到供应增加时,租金自然会跌下来。
他笑说,现时搞学生宿舍还有一项社会功能,就是可以善用社会上大量空置的商业楼宇。楼宇空置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因为楼宇的资产值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的租金回报;没有租金收入的楼宇,资产值会大量蒸发,导致社会信贷收缩,银行逼仓,经济甚至可能因而失去动力。
他指出,自从市场发现学生宿舍是一门好生意之后,整栋的商业楼宇与酒店的成交都多了,商业楼宇的市场开始重现生机。这种情况亦有助减轻银行的压力,有利于经济摆脱通缩的威胁,市民的消费意欲亦可能因而增加,有助社会情绪的改善。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本刊主笔 何洁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