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俸伯站上15号线,得一直挤到望京才能松口气。住在北京东北边顺义、密云、平谷、怀柔四区深有体会。这四区加起来275万人,出门就指着一条15号线,天天挤得不行。
燕郊马上就能坐平谷线32分钟到东大桥了。15号线一天要拉37.8万人,早高峰从俸伯到南法信这一段,人能占全线一半还多,就算后来加了车,该挤还是挤。规划里的平谷线,平谷人都吐槽它是“鸡肋”。听说刚开始运营,燕郊来的人能占43%,用花北京的钱,给河北修地铁了。
![]()
之前有人说“怀柔有未来科学城”,其实那是昌平的项目,这话一出来,也暴露了规划和需求的差距。怀柔、密云都是生态涵养区,既要护着绿水青山,又得接住科学城带来的发展机会,可交通这块儿实在跟不上。现在虽然有通密线、怀密线这些市郊铁路,但根本不顶用。通密线一天就两趟车,从通州西站到密云北站得76分钟,怀柔北站那条支线也得73分钟,而且车站都离城区老远,想坐车还得先折腾半天。你看人家大连金州,就算每天有几十趟火车经停,照样修了轻轨直达景区,咱们北京东北边这交通规划,说真的,还不如人家不富裕的三线城市。
![]()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说生态涵养区主要靠区域快线出行。15号线早高峰车厢里,每平方米能挤9个人,早超了地铁该有的标准;反观通密线,一天连一万人都坐不满,跟15号线的37.8万人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更尴尬的是,咱们这四区275万人,是燕郊人口的3倍还多,可人家燕郊马上要有平谷线、京唐城际好几条轨道交通。
![]()
网上关于修不修地铁的争论也特别激烈。支持修的人说很多地方公交系统都不赚钱,都是补贴,所以北京远郊人也该有坐方便地铁的权利!反对的人就说地铁每公里造价超10亿,这四区人口密度还不到城区的五分之一,真修了,万一只有一趟车人多,其他时候空着,造成财政包袱了。这争议在平谷线这事上最明显,大家都调侃:“要是每趟车都跑平谷,估计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还不是燕郊人占了座?”
顺义东边40万人、平谷40万人,出门需求一直没人管,想把15号线往东延,又怕车还没到平谷就满员了。更严重的是,怀柔科学城虽然有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可因为通勤太费劲,留不住年轻人。哪怕工资给得高,年轻人也不愿意每天花3小时在路上,宁可找远点的工作。
要解决这事,得多想点办法。先把现有线路优化好,比如15号线可以学学东北环线,搞“大站快车”,俸伯到望京这段多加点车,再试试能不能和通密线串起来跑。市郊铁路也得好好改改,通密线现在一天才两趟车,至少得加到10趟,像日本JR那样随到随走,车站周边也得配好公交,比如怀柔北站多开几趟H59路,方便大家换乘。
而且生态保护和修交通也不冲突。北京也可以在雁栖湖、古北水镇这些地方,修地下车站,既不毁环境,又能让游客来着方便,带动旅游。关键是别一直“重南轻北”,大兴、亦庄都有好几条地铁了,东北四区80万人,不能一直被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