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11月18日,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华隧建设等单位参与研制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在芳白城际广州火车站至白云站区间(以下简称广白区间)盾构井顺利始发,标志着原位可变径盾构这一新技术首次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实践运用。
![]()
刀盘吊装
新技术解决芳白城际关键难题
据悉,“变径一号”将从广白区间盾构井始发后,由北往南向广州火车站方向掘进,抵达广州火车站并完成站台层掘进。由于广州火车站位于国铁广州火车站站城改造范围内,近期车站无地面施工条件,若沿用传统的明挖法,该站将受制于地面条件无法实施,成为制约芳白城际建设的关键难题。
此次运用的原位可变径盾构技术,能在无需地面开挖、场地占用的情况下,使用一台盾构机连续完成区间隧道和站台层建设,以满足芳白城际全线工期要求。同时,这一创新工法还解决了传统工法中带来的地面开挖、施工间断和场地占用问题,将大幅提升地下空间开发施工效率和设备适应性,显著降低环境影响和综合成本。
![]()
盾构始发
克服场地制约 高效完成吊装及调试工作
广白区间盾构井位于白云区明德物流园内,周边厂房密集分布,且盾构井长度仅75米,无法满足盾构机正常始发空间需求。同时,该盾构井肩负双向共四台盾构始发任务,在狭窄的场地内,既要满足其余三台盾构机的正常掘进,还要保证变径盾构机的进场、下井,给建设者带来重重困难。
面对场地制约难题,广州地铁牵头联合广东华隧、江苏建科等参建单位,多次召开分体始发方案专项协调会,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对始发场地布置进行全方位优化:摒弃常规地面布置模式,重新调整盾构机台车摆放,充分挖掘左线站台空间潜力,将设备分体部件科学分配至左右线区域,成功实现空间高效利用,减少地面占用面积约550平方米,克服了场地狭窄带来的施工冲突,用28天完成了变径盾构机的吊装和调试工作。
截至目前,芳白城际铁路(芳村—白云机场北)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3%。10座车站中,6座已封顶,4座进行土建施工;10个区间中,2个已经贯通,6个进行土建施工,2个进行前期准备;出入段线Ⅳ线已贯通Ⅱ、Ⅲ线进行土建施工。
(注: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政府部门批准公布为准。)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张宏 菅银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