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家门口要修地铁,那感觉真的不一样,好像一下子就跟大城市接轨了,去哪都方便,连带着感觉自己住的地方都升值了
苏州这个苏虞张线,也就是10号线,当初规划一出来,估计沿线不少人都挺激动的,特别是常熟和张家港的朋友,盼着能一趟车直达苏州主城,这得多方便
可事情的发展,有时候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规划图画得再好,那也只是个图,真正要动工建设,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去了,最实在的就是一个字,钱,还有就是,到底值不值
现在就传出消息,说这条线很可能会把张家港那段给“舍弃”掉,这听起来有点让人不好受,是不是有点厚此薄彼的感觉
我一开始也这么想,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这事可能没那么简单
你看啊,旁边已经有一条通苏嘉甬高铁在建了,速度那叫一个快,三百多公里的时速,从张家港到苏州北站,估摸着也就一杯茶的功夫,二十分钟左右
再看看这个苏虞张线,它是个市域铁路,虽然也叫地铁,可速度和站点设置跟高铁没法比,就算是大站快车,跑一趟也得四五十分钟,甚至更久
![]()
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是张家港人,要去苏州市区,一边是20分钟就能到的高铁,一边是晃晃悠悠要将近一个小时的“地铁”,你会选哪个
答案很明显吧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时间就是成本,特别是通勤,能快一点是一点,谁愿意在路上多耽搁半个多小时呢
![]()
这就叫线路重复,而且是低效率的重复
修一条路,特别是轨道交通,那投入是天文数字,每一公里都是用钱堆出来的,这些钱最终还是我们大家税收的一部分,得花在刀刃上
既然已经有了更高效、更快速的高铁来解决张家港到苏州的快速通行问题,还有没有必要再花巨大的代价,去修一条功能上被完胜的市域铁路呢
![]()
苏州地铁那边也说了,要评估张家港段的经济效益,这话虽然说得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这笔账可能算不过来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我能理解张家港朋友们的失落感,毕竟地铁梦做了这么久,眼看就要实现了,突然又有了变数
但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调整又是理性的,甚至是必要的
一个城市就像一个家,过日子得精打细算,不能意气用事,把钱花在重复建设上,就是一种浪费,还不如把这些资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加密市区内部的线路,或者解决其他区域的出行难题
其实,这种规划的动态调整,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新的变化,不断去优化和完善,一张蓝图画到底,听起来很美好,可要是中间发现有更优解,还死抱着不放,那就是固执了
而且,目前也只是先导段开了个头,整个项目还没拿到最终的“准生证”,一切都还有可能,现在及时调整,总比埋头建到一半再发现问题要好得多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看待这种事情,眼光也可以放长远一点
一条线路的取舍,背后是复杂的客流预测、成本效益分析和城市发展战略的综合考量,目的都是为了让整个区域的交通网络更高效、更合理
高铁负责城际间的快速连接,地铁和市域铁路负责城市内部的通勤和衔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才是健康的交通体系
所以,苏虞张线舍弃张家港段,也许不是“抛弃”,而是一种更聪明的“放弃”,是为了集中资源,做一个更优化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