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议史纪
|议史纪
郑丽文刚上任不到十天,71岁的蔡正元突然跳出来,炮口对准郑丽文,说她出席白色恐怖受难者纪念活动是“投降”,是“亲中软化”。
这种内部意见不同不是什么新闻,但问题是,这位蓝营老将的发言,不仅让民进党看到了“国民党分裂”的机会。
赖清德公开喊话要“救人”,试图“全岛动员”保人。
可越救越尴尬,越动越被动。
![]()
蓝营突然“内鬼现形”
郑丽文上任国民党主席后,首个公开行程就选择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
这个动作不只是走个过场,而是明显传递出一个信号:国民党要重新正视台湾的历史,也愿意面对曾经的错误,试图拉近与岛内年轻世代的距离。
这场活动有它特定的政治含义。白色恐怖时期,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在岛内大搞肃清运动,压制异见,留下了一段被广泛争议的历史。如今,郑丽文选择主动面对,这无疑是一次蓝营内部路线的重大调整。
但问题来了,蓝营内部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走这条路。
![]()
蔡正元第一个跳出来,直接开喷郑丽文“背离路线”、“向大陆示好”。这番话不仅没有赢得掌声,反而让外界惊讶:原来蓝营内部还有人活在冷战思维里,对两岸关系的基本逻辑都还抱着敌视态度。
更讽刺的是,郑丽文出席的是追思大会,是为了还历史一个公道。而蔡正元却把这解读成“投降”,甚至在岛内媒体上放话“国民党要硬气”。问题是,硬气的前提是得有人听你说话,不是靠嚷嚷争取存在感。
从这点看,郑丽文的做法是以退为进,是从历史出发,重新整合国民党的价值体系,试图走出“亲美仇中”或“逢统必反”的困局。
而蔡正元的反应,暴露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立场,更是蓝营内部老旧势力对现代化改革的极度不适应。
![]()
换句话说,这场“内部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至今没搞清楚台湾政局早已不是“靠喊口号”能赢选票的年代了。
沈伯洋被通缉,绿营“台独”阵线开始断线
就在蓝营忙着“内斗”的同时,另一边大陆的动作直接把绿营打了个措手不及。
10月底,重庆市公安局发布对“黑熊学院”发起人沈伯洋的通缉令。这不是普通通缉,这是明确针对“台独顽固分子”的法律打击,而且点明了具体身份、背景、活动内容。
沈伯洋不是无名小卒,他是“黑熊学院”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机构过去几年在岛内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反统”网军,鼓吹对抗大陆。他的被通缉,对绿营来说就是一场风暴。
![]()
起初沈伯洋还嘴硬,说“大陆通缉没用”,但没过几天就明显消声了。更耐人寻味的是,原本一堆支持他的绿营政客开始集体沉默,不再站台,也不再提名。他成了“烫手山芋”,谁碰谁倒霉。
但就在这时候,赖清德坐不住了。他一边喊“不能坐视不管”,一边召集蓝营内部中坚人物开会,试图为沈伯洋“造势”。消息传出后,岛内媒体直接爆出:赖清德试图动员韩国瑜牵头,组织跨党派民代为沈伯洋发声。
结果怎样?韩国瑜一句话回怼:“先把台独纲领废了再说。”意思很清楚,把两岸搞得这么紧张,现在还想拉我下水?不可能。
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通缉令背后不只是法律动作,更是一种信号:大陆对“台独”不会再只做口头警告,而是有手段、有系统、有执行力的长期打击。
![]()
而沈伯洋的“垮台”,则是绿营内部风险爆发的前哨。他们发现,以前靠喊“反中”就能团结选票的老招数,现在不仅没人买账,还可能直接让自己“登上名单”。
赖清德的“救人计划”破产
就在沈伯洋风头正紧的时候,另一个老熟人也跳了出来——曹兴诚。
这位曾经的芯片大佬、现在的“台独狂热粉”,在2024年10月同样被大陆列为“顽固分子”名单。他看到沈伯洋被通缉,立马嗅到了危险气息,也想“自救”。
于是他公开喊话赖清德,说要保沈伯洋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参选台北市长,跟国民党现任市长蒋万安来一场“正面对决”。
![]()
曹兴诚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沈伯洋被大陆打压,是因为他“人气高、能力强”,那就让他站到选战舞台上,看谁才是真正的民意代表。甚至还自信地说,只要让两人辩论几场,大家就知道“谁是草包”。
听起来很热血,但现实却是——没人买账。
赖清德根本不敢采纳这个建议。原因很简单:现在谁动沈伯洋,谁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通缉者”。民进蓝营内部部已经意识到,继续包装这类人物,不但无法拉票,还可能直接引爆舆论风险。
而曹兴诚的“进言”,不仅没能帮到沈伯洋,反而让整个绿营显得更加混乱无章。他的发言也被解读为“自我炒作”,试图借沈伯洋刷存在感。
![]()
更重要的是,这一波操作反倒坐实了一个事实:绿营内部真的没人敢正面保沈伯洋。赖清德喊得再响,行动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连一个市长参选资格都不敢推动,还谈什么“台独保卫战”?
绿营路线已乱,蓝营翻新路线能否成真?
这次事件让一个事实浮出水面:岛内绿营的“台独”路线已经失控。
赖清德原本是“独派”最强声音,但当大陆以通缉、立案的方式正式出手后,他的操作空间急剧减少。既不能公开叫板,又不能彻底放弃,只能一边搞“象征性反抗”,一边试图保住内部稳定。
可问题是,绿营内部早已失去统一战线。有人怕被连坐,有人怕丢选票,有人甚至开始私下联系蓝营,试图“自保”。
![]()
反观国民党这边,虽然蔡正元之流还在搅局,但郑丽文的路线已经逐渐成型:不再一味迎合美日,也不再盲目对抗大陆,而是尝试用历史、文化、人文去重新凝聚认同,恢复岛内对国民党的信任。
当然,这条路不轻松,阻力也很大。但从目前的民意反馈看,岛内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抗中保台”这套话术感到疲惫,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说法,比如“经济搞好”、“两岸别打仗”。
郑丽文走的,就是这条“现实路线”。她知道,继续让国民党走“反共路线”只会被边缘化;而要想真的战胜民进党,必须从根上重塑认知。
这也是蔡正元之流开始慌的根本原因——他们不是怕郑丽文“太软”,而是怕她真的赢。
从郑丽文出席纪念大会,到蔡正元跳脚、沈伯洋被通缉、赖清德强行救援,再到曹兴诚出馊主意,这一连串事件背后,是台湾一次明显的“路线分化”。
![]()
绿营还想靠“仇中”维持选票,但选民早就不吃这一套了;蓝营内部的保守派开始被边缘化,新路线逐渐成形;而大陆的“精准打击”策略,也让那些靠“台独人设”吃饭的人,终于开始感受到压力。
简单说,现在是“谁脱虚向实,谁就能站稳脚跟”的时候。再继续玩意识形态的老把戏,只会被现实打脸。
老将蔡正元的那句“郑丽文是投降派”,其实更像是他自己对现实的恐慌。因为他知道——时代真的变了。
参考资料:起底“台独”沈伯洋
2025-11-09 16:35·环球时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