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张姐,谢谢你们挽救了我们这个家!”近日,在山西省长子县公安局“理霞说理”婚调工作室里,42岁的李红(化名)攥着调解员的手红了眼眶。李红和丈夫经常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执,并因此影响到夫妻感情。“理霞说理”用一场“心与心”的调解,为李红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理霞说理”婚调工作室是长子县妇联联合公安打造的特色婚调品牌。负责人张理霞是有着十多年基层派出所工作经验的民警,面对李红等妇女群众,工作室由“民警+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业团队,用沙盘推演、绘画分析疏解其心理创伤,用情理唤醒双方责任。最终,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重获生机。
“理霞说理”的故事是长子县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网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该县以“家庭小平安”促“社会大稳定”,通过阵地建设、机制创新、源头治理,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维权体系。
走进长子县每一个村(社区),都能找到挂着统一标识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按照“五级管理四色预警”闭环工作法,县妇联对全县家庭精准“画像”,按照矛盾隐患程度标注“绿黄橙红”四色,并针对性制定调解方案。目前,全县标准化婚调室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年均调解率达96%。这些工作室不只是“调解间”,更是“服务站”——县公安局“理霞说理”、县信访局“执手”、丹朱镇“解忧”……每个婚调室都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品牌,有的侧重心理疏导,有的专攻家风建设,让群众“按需选室”。
近年来,长子县通过“妇联+”多元联动机制织密妇女儿童维权网——与公安110平台深度融合,对涉家暴、纠纷类警情“一键流转”;联合法院建立诉调对接通道,复杂案件直接对接法官;纵向联动公检法司“一对一”驻室指导,横向吸收网格员、妇联执委、律师加入调解队伍。此外,全县组建“专职+兼职+志愿者”千余人婚调队伍,网格员日常走访中发现的60余起潜在矛盾,均被提前介入和化解。
维护权益需从“防”字发力。长子县妇联将工作前置,从“事后调解”转向“事前暖心”:在“妇女之家”开设“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实用家庭教育课,修复亲子隔阂;组织“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用定期家访、节日陪伴填补孩子们的亲情空缺。
今年,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正式入驻县综治中心,常态化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同步扩大志愿者队伍,让维权阵地更“实”。通过打造“多点一中心”维权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县、乡、村(社区)的维权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县、乡、村(社区)维权服务站点15个。
从课堂的温情引导到阵地的专业支撑,长子县妇联把权益保护“织”进日常,让妇女儿童更有安全感。
“妇女儿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长子县妇联主席王壮丽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细作,把婚调室打造成妇女儿童的‘心灵港湾’,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法治与温情的护航下,收获稳稳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