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取名“李忠四爷”,听着像段子,却是李卫的保命符。1722年腊月,他揣着这名字,牵着翠儿,挤进京城给康熙拜寿,一路点头哈腰,把“奴才”二字写进骨缝里。三年后,年羹尧在同一片城墙里被赐死,罪名长到念不完,最扎眼的是那句“不知臣节”。俩同年封疆的汉子,一个善终,一个尸骨无存,差只差在叫法上:一个管自己叫狗,一个坚持叫人。
李卫是真狗腿子出身,雍正府里抬轿的,跟主子穿过胡同,也蹭过泥。雍正登基,他连夜把“李忠四爷”塞进户籍,明摆着告诉皇上:您是我亲祖宗,我家小子给您当小孙子。奏折里每页都写“奴才李卫”,笔画粗得像刻碑,生怕墨迹淡了。雍正批回来一句“卿之心,朕知之”,顺手把江苏巡抚给他,赏得干脆。
![]()
年羹尧不一样,汉军旗的公子,妹子嫁进宫,自己打胜仗,胃口跟着战功长。奏折写“臣年羹尧”,板板正正,隔着纸都能闻到傲气。青海赢了,他让百官跪迎,骑马入殿,连太监都看不下去。雍正忍了又忍,最后翻出九十二条,一条一条勒死他。史书写他临死还喊“臣无罪”,可皇上要的不是对错,是姿势。
![]()
我翻看档案,李卫后来给老二取名“李孝”,老三“李诚”,全是低头认小的字;年羹尧的儿却叫“年斌”“年富”,光听就带刀。名字像暗号,一念出口就站队。雍正吃软不吃硬,谁把膝盖献得早,谁就能活。李卫懂,年羹尧不懂,或者懂了也不肯做。
![]()
御批里雍正骂年羹尧“骄横悖主”,转头夸李卫“朴拙可信”。朴拙啥意思?就是狗摇尾巴摇得真诚。李卫在杭州修堤,银子贪了不少,可皇上骂完还留他,因他贪完知道磕头。年羹尧清白了半辈子,一次不跪,前功尽废。皇家账本算的是情绪,不是数字。
![]()
看明白了?职场也一样。领导不缺能打的,缺肯认主的。你把功劳挂在胸口,离卷铺盖就不远;把功劳挂领导胸口,你才能升桌吃饭。李卫那招现在不过时:群里抢红包先谢老板,朋友圈给领导点赞,年会喝酒杯子低一寸,活一样,姿势决定生死。
![]()
说到底,年羹尧死在不甘心,他真拿自己当国家栋梁。李卫赢了,他早把自己当家具,摆哪儿都行。家具旧了还能换块布,栋梁劈了只能扔灶里。史书一页,写尽打工人的两条路:一条跪着活,一条站着死。选哪条,看你能不能过心里那道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