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安寅东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拿到驾驶证!”牧民额尔登花从民警手中接过崭新的机动车驾驶证,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近日,在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移动车管所设于满都拉口岸的机动车驾驶人理论考场里,额尔登花的笑声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额尔登花家住包头市达茂旗巴音花镇,距达茂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近百公里。过去,她若要参加驾考,往返一趟就得耗费整整一天。如今,移动车管所“开”到了离她家仅36公里的满都拉口岸,把考场送到了她身边。“这服务,真是送到心坎上了!”她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满都拉口岸地处中蒙边境757号界碑处,距包头市区近300公里,是我国重要煤炭运输通道。长期以来,口岸所在地的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大多需驱车100多公里前往百灵庙镇车管分所,特殊事项甚至得跑到包头市区,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该市建成12个车管分所、15个“无人车管所”,并创新推出移动车管所——一辆由大巴改装而成的流动服务车,可办理88项高频车驾管业务,包括新车注册、期满换证、驾驶人考试等,真正实现“车轮上的车管所”。
这辆“会跑”的车管所,深入草原深处、边境一线、厂矿企业,把原本“坐等上门”的窗口服务,变成了主动“送上门”的暖心举措,让边远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来自吉林省的张先生在满都拉口岸经商多年,近期正为驾驶证到期换证发愁。查询后发现回原籍办理路途遥远,若拖延又将面临“逾期”风险。正当他犹豫之际,得知移动车管所已开进了口岸。在民警指导下,体检、拍照、制证等流程“一气呵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结果当场就拿到了新证,太方便了!”张先生惊喜不已。
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从“固定窗口”到“流动驿站”,包头交警用一辆车、一颗心、一份情,跨越地理的遥远,缩短了服务的距离。移动车管所不仅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更成了一座连接警民的“连心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