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情况。据公安部法制局局长郝云宏介绍,公安部围绕执法办案全过程,紧盯重点执法环节和关键要素,加强闭环式执法监督管理,以先进理念、科技应用创新执法方式方法,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得到全面落实。截至目前,全国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3266个,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
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又有突破性进展,326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全国市、县两级全覆盖。于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而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物理场景、技术支撑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提升。对每一个普通公民来说,这也意味着与社会公众接触最直接也最密切的公安机关办案形态,因为执法办案中心的普适性落地而有了根本变化。
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核心抓手之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从制度层面和物理依托上将规范执法刻在了公安机关办案的全流程,刻在了每一位民警常态执法的细节处。早在2022年,公安部就印发文件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推动各地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硬件配套与制度衔接,“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严格落实讯问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近年来,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主架构的警务办案流程再造,都在力图实现警务人员始终在监督下执法,落实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全流程保障。
普通公民在进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那一刻起,视频监控设备24小时无死角记录办案区内的民警执法行为和人员活动轨迹,有效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也为后续案件办理流程中的证据呈现与资料调取提供便利。因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设置和刚性运转,社会层面对执法行为规范化的要求也同样有了制度依据。而在后续的个案办理过程中,证据调取的便捷与顺畅程度则必然成为考验地方执法规范化能力与水平的关键要素。
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建设相呼应,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一方面让普通民警都开始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另一方面也让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在镜头下被保障,让更多的执法场景进一步透明、经得起审视与复盘。
监督的力量更多元,监督的手段更先进,是执法规范化建设引向纵深的重要推动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不仅是案件管理的专门区域,也可以是公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的集中发力:检察监督的在场、公安法制部门的入驻,都让执法监督的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与一线办案更加贴近。
不断深入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在通过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的全面落地,来实现从接报案、现场执法到讯问询问等办案各环节的视音频记录、信息化监管,而紧随其后的案件跨部门、跨机关监督与整个诉讼流程中对全程录音录像的高期待,都让相关证据的呈现与调取在法律规范层面有突破性进展。
尤为重要的是,让办案人员在得到技术护航、制度保障的场所内,在规范的办案“流水线”上执法,不仅是对案件当事人权益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对执法安全、办案质效的迭代式提升,是对办案人员职业安全的正向照拂。
让办案人员习惯并适应“镜头下执法”,看起来是一种技术流的行为约束,但事实上也是尽可能周全地避免办案事故、不规范办案行为的出现,对办案人员而言无疑是一种基于职业风险防范视角的严管厚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