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塔什干举行中亚国家元首会议前夕,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发表题为《新时代门槛上的中亚》的文章,指出地区互联互通已奠定"坚实基础",正在搭建合作桥梁。过去几年,这五个后苏联国家确实在拉近距离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现阶段谈论统一的中亚仍为时过早。
米尔济约耶夫在文中表示,第七次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将彰显我们各国对相互理解与合作精神的坚守"。这位本周末在塔什干接待各方来宾的乌兹别克领导人写道,此次峰会标志着建设稳定互联中亚的重要里程碑,凸显各国凝聚共识的决心。
若在十年前,此类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举行是不可想象的。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在前苏联解体前便掌权,从不掩饰对其他中亚领导人的敌意。他对哈萨克斯坦的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的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塔吉克斯坦的埃莫马利·拉赫蒙和土库曼斯坦的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等同事的尖刻言论,无助于促进关系发展,各国渐行渐远。
1999年塔什干发生一系列恐怖爆炸事件后,乌兹别克斯坦指责杜尚别等地纵容犯罪分子,并开始在与塔吉克斯坦等邻国的边境沿线埋设地雷,声称旨在阻止武装分子渗透。睦邻友好关系无从谈起。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两场革命,分别导致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和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下台,令该地区威权领导人深感警惕,他们将抗议活动视为对其政权的威胁。
当时中亚国家元首极少会晤,即使双边访问也十分罕见,更遑论开展合作。这一局面在2016年卡里莫夫去世、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上台后得以改变。改善与邻国关系是他最早作出的承诺之一,并且他履行了这一承诺。
六次协商会议历程回顾
在米尔济约耶夫倡议下,2018年举行了首次地区领导人会议。一向回避区域互动的土库曼斯坦派出了由议长率领的代表团。在后续会议上,阿什哈巴德已提升至总统级别参与——先是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参加,后由其于2022年出任国家元首的儿子谢尔达尔出席。
2019年秋的塔什干峰会,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以"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民族领袖"身份出席,而非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与会。当时他还被授予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名誉主席地位。但随着"一月流血事件"后这位前总统影响力减弱,且他本人鲜少公开露面,此项荣誉职务已鲜少被提及。
第三次峰会原计划于2020年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但因新冠疫情和新的革命导致萨德尔·扎帕罗夫上台而推迟。根据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提议,下一次协商会议于2020年8月在里海沿岸的"阿瓦扎"旅游区举行,以纪念地区各国独立30周年。
在吉尔吉斯斯坦乔尔蓬阿塔举行的第四次会议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签署了《面向21世纪中亚发展的友好、睦邻与合作条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当时未签署该条约(杜尚别方面于2025年后续签署)。
2023年在杜尚别举行的第五次峰会,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作为荣誉嘉宾出席。他也受邀参加了2024年在阿斯塔纳举行的第六次峰会。今年的塔什干峰会,阿利耶夫也将到场。去年在阿斯塔纳,与会者签署了区域合作发展构想"中亚-2040",其主要目标宣称是凝聚各国合力促进融合。
边界与能源问题的进展
2023年峰会是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边境冲突导致100多名平民和军人丧生之后举行的。当时近一半的吉塔边界未划定,因水资源、牧场和道路的分歧时常引发冲突,其中2022年的流血事件最为严重。三年后,今年三月,比什凯克和杜尚别签署了边界协议,双方宣布已无争议地段。
作为11月16日峰会东道主,米尔济约耶夫在文章中写道,目前中亚国家间边界全线已完成法律确认。"边境程序和人文交流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自2023年9月起,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公民凭身份证即可自由跨境通行,这是迈向构建人员自由流动区的重要一步。与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类似协议也在探讨中。地区间联系不断扩大,边境贸易额持续增长,人文与文化纽带日益巩固。"
观察家们注意到,水电能源领域的分歧正得到化解。在卡里莫夫时期,塔什干反对任何可能改变中亚供水格局的项目,而米尔济约耶夫执政后,乌方宣布准备就吉尔吉斯斯坦纳伦河上的水电站建设项目开展合作。
关于共同建设装机容量1860兆瓦的坎巴拉塔一号水电站的协议于2023年初达成。根据协议,哈萨克斯坦(33%)、吉尔吉斯斯坦(34%)和乌兹别克斯坦(33%)将成为负责项目建设的合资公司股东。项目建成后,大坝和水电站的所有权将移交给吉尔吉斯斯坦。欧盟在其"全球门户"战略框架内,对该项目的实施表现出兴趣。
中亚与对外政策
米尔济约耶夫在峰会前指出,中亚已成为国际政治中独立的参与者,并提及现有多个运行的"5+"模式——与欧盟、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该地区致力于维持外交政策的多向量平衡,尽管近来这种平衡愈发难以把握。
今年,该地区五国领导人分别与主要大国领导人举行了峰会:4月在撒马尔罕与欧盟领导人举行峰会;6月在阿斯塔纳举行"中亚-中国"峰会;10月在杜尚别举行"中亚-俄罗斯"模式会谈;11月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晤。
英国智库"中亚尽职调查"中心创始人、中亚专家阿利舍尔·伊尔哈莫夫认为:"该地区国家作为国家群体而非个体在全球层面引起兴趣。这意味着,如果他们想保持并提升其国际地位,就应继续推进中亚内部的一体化努力。"
米尔济约耶夫在文章中强调,中亚正在"进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发展阶段",各国正转向"实现实质统一"。但紧密合作,尤其在经贸领域,仍前路漫漫。地区领导人宣称将双边贸易额目标提高至200亿美元。而去年的实际贸易额为100亿美元。作为对比,中亚与中国的贸易额已达到940亿美元,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为280亿美元。
您的点赞、支持、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