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当时看似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发生了。在俄罗斯的斡旋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就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地区,停火问题达成了协议。
协议的核心条款包括:全面停止一切敌对行动;沿接触线和拉钦走廊部署俄罗斯的维和部队(共1960名军人);将三个区域归还阿塞拜疆;交换战俘、人质以及阵亡人员遗体等。
按照当时文件的规划,俄罗斯“维和部队”需在该地区驻守五年。然而,这五年却无情地揭露一个残酷的事实:俄罗斯连同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最终所遭受的损失,远超两年前,所能预料的范畴。
俄罗斯如何陷入自我欺骗的怪圈:
早在2023年,俄罗斯知名学者尼库林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三年来,我们耳边充斥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倘若没有帕希尼扬妄图推行多边外交的‘闹剧’,倘若埃里温能多些亲俄的‘诚意’,倘若没有那可恶的索罗斯从中作梗,那我们俄罗斯人早就助力你们亚美尼亚人守住卡拉巴赫了,甚至还能从巴库手中夺取阿普歇伦半岛!”
尼库林在2023年便发出了振聋发聩之声,称:“这些论调简直荒谬至极,因为它们完全无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便俄罗斯有心相助,也是力不从心。它所能做的,不过是营造一种虚假的支持氛围,派出一支由帝国政治学者、专家组成的‘杂牌军’,造成前去‘支援’亚美尼亚的假象,前提还得是他们有能力拼命。让他们去捍卫那虚无缥缈的国旗荣誉,去拓展帝国的势力范围与地缘政治影响力。别再给出那些虚假的承诺,别再孕育那些不切实际的希望,别再无谓地给人打气,别再自欺欺人,也别再欺骗他人,是时候摆脱那些愚蠢且无法兑现的承诺了,它们只会无谓地消耗我们的精力。忘掉那个徒有其表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吧,撤掉那些连自身都难保的军事基地,它们更别提去保护所在国了,削减那些不必要的帝国开支吧……”
当然,莫斯科方面并未予以重视。后来发生的一切,大家都已熟知。但最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看来连巴库和埃里温都未曾料到。
今年8月,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领导人,在远离克里姆林宫的华盛顿会晤现场,签署了和平关系宣言。这一举动,不仅在事实上,更在法律层面,宣告了当时俄罗斯“和平倡议”的彻底失败,并将原本应由俄罗斯掌控的赞格祖尔走廊拱手让给了美国机构。如今,这条走廊被半开玩笑地称为“特朗普走廊”。
局势的恶化,远未止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放言:“鉴于世界局势的瞬息万变,我们将让国家时刻保持战争准备状态。我们奉劝各方,切勿对我们采取任何敌对行动,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盟友。”
此言一出,正值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以及Z派宣传者叫嚣,要在南高加索地区发动“新的特别军事行动”之际。其中,今年5月,叶维奇便大放厥词,描绘了俄罗斯接下来的“宏伟蓝图”:“基辅、波罗的海国家、阿塞拜疆,然后是波兰。接下来,是阿拉斯加,美国应该为此向俄罗斯支付巨额罚款。”
当然,巴库方面对这一切并非毫无察觉。11月6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宣布,阿塞拜疆正将其武装力量向北约标准看齐。莫斯科方面迅速作出了反应。俄罗斯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扎图林坦言:“如今,阿塞拜疆在构建其国防与政治路线时,已完全不顾俄罗斯的利益。”
莫斯科将不得不学会忍耐:
同样,在11月6日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在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值得一提的是,自1998年以来,土库曼斯坦领导人便再未踏入白宫半步)领导人的峰会上,他宣布了一系列贸易与外交协议及安排。
其中包括:与乌兹别克斯坦达成协议,(向美国经济的关键领域)投资1000亿美元,特别是针对重要矿产的开采;美国Cove Capital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就开发钨矿达成合作,同时,阿斯塔纳方面承诺,斥资2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向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航空公司,出售多达37架波音飞机等。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峰会结束后表示,美国“有权在该地区全方位开展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15年里,对于中亚国家而言,俄罗斯已不再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据去年数据统计,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达948亿美元,是其与俄罗斯贸易额(450亿美元)的两倍多。而它们与美国的贸易额虽仅有42亿美元,但与五年前相比已近乎翻倍。
因此,正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与中亚国家领导人共进工作早餐时所说:“我们常常在应对各种危机和问题上耗费大量时间,却未能充分聚焦那些新的、充满吸引力的机遇。”
由此可见,就在俄罗斯四处挑起战事之时,美国也在莫斯科长期视为“势力范围”的地区,寻找到“新的、极具吸引力的机遇”。
布鲁塞尔方面也不甘落后于北京和华盛顿。4月,首届“中亚 - 欧盟”峰会举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上着重强调:“欧盟已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其中包含一项价值高达12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此外,欧盟还积极推动发展绕过俄罗斯、从中国延伸至土耳其并进一步通往欧洲的贸易通道。”
莫斯科方面其实早就察觉到了局势的微妙变化。早在10月28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便情绪激动地宣称,莫斯科将“采取一切可用手段,阻止西方将外高加索和中亚国家,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中剥离”。然而,到了11月10日,克里姆林宫官方发言人佩斯科夫却称,中亚国家的朋友和伙伴,在外交政策上全方位探讨自身关系,“这是完全正常的”。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访问华盛顿后,将前往俄罗斯,以维护与莫斯科方面的“关系走向”。不过,在包括上述事件在内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变故背景下,俄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扎图林颇显无奈地承认:“俄罗斯应当明白,如今,它同时与西方和美国对抗的局面,正是导致其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影响力受到挑战的原因。我们必须为在这些与我们关系紧密的地区施加影响力而努力。但在‘特别军事行动’结束之前,我们只能咬牙坚持、默默忍受。”
综上所述,倘若克里姆林宫在曾经“关系紧密的地区”持续遭遇各方掣肘,那么它恐怕要长期,甚至一直处于忍耐状态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