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
本文字数:2972,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陈益刊
地方政府近期相继公开前三季度财政账本,总体来看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小幅增长,较为平稳,而财政支出总体也保持小幅增长,支出普遍高出收入,以稳经济、保民生。
截至11月17日,第一财经梳理发现,除了广东、新疆、黑龙江三地外,其余28个省份均公开了今年前三季度当地财政收支情况。28个省份中,西藏和吉林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他多数省份收入增速在2%左右,山西、陕西、内蒙古、青海四地收入出现下滑。从28个省份财政支出来看,除了天津、浙江外,其他省份财政支出普遍实现小幅增长。
28个省份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超收入,其中四川这一差额最高,约5600亿元。当然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债务收入等支撑下,地方最终能做到收支平衡,但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明显。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告诉第一财经,相比于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收入有所好转,其中税收增速有所提高,非税收入占比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凸显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强度,较好确保了重点民生支出,以及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特征。总体来看地方财政尚处于缓慢修复期。
西藏增速最高
“真金白银”的财政数据备受关注,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财政支出则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3039亿元,同比增长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056亿元,同比增长2.4%。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近期公开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收入保持平稳,绝大多数地区收入持续增长。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受煤炭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的个别地区外,其他27个地区保持正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个。
![]()
在上述公开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数据的28个省份中,24个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其中西藏同比增长14.2%,吉林同比增长11.4%,是唯二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省份。
西藏财政收入规模小,从历史数据来看基本都能保持两位数增速。但吉林财政收入能在近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并不常见。
吉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9.7亿元,增长11.4%。其中税收收入(544.2亿元)同比增长3.8%,非税收入(455.5亿元)同比增长22.1%。
在去年相对较高基数下,吉林今年以来财政收入仍能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当地市县加强国有“三资”管理,加大资产资源统筹力度,使得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大增(59.9%),从而推动非税收入大增,带动了当地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不过由于去年当地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实现非税收入较快增长,基数较高,今年以来这一增速呈现逐步放缓趋势,比如9月份吉林非税收入出现两位数(-18.7%)下滑。
前述28个省份中,山西(-8.9%)、陕西(-7%)、内蒙古(-1.3%)、青海(-2.1%)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这类能源大省收入下滑与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直接相关,带动相关税收等下滑。
比如,陕西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当地四大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个税)均出现下滑,其中与煤炭价格直接挂钩的资源税同比下降13.4%。陕西省10个地市中,煤炭资源富集区榆林市的降幅最大(-17.5%)。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动力煤平均价格为322.28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5%。
今年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保持小幅增长。比如,除了第一财政大省广东尚未披露数据外,收入规模位居前四的省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收入增速均在1%~2%之间。
今年地方财政收入低速增长,一方面是经济总体稳定增长,为这些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低迷、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低迷、减税降费等也影响了收入增长。当然各个行业税收增长有明显差异。
比如,根据福建省财政厅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当地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4%。从行业来看,前三季度房地产业税收为307.88亿元,同比下降1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4.44亿元,同比下降11.1%;批发零售业493.19亿元,下降1.2%;建筑业206.18亿元,下降1.7%;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税收有不同程度增长。
政府层级越往下,财政收入增速差也更大。
比如,福建省财政厅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福建省82个县(市、区)中,福鼎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最高,达到45.9%,这主要是当地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税收增长带动所致;而南安市这一收入同比下降15.2%。
从财政收入质量来看,由于今年税收增速总体略高于非税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质量整体略有好转。
比如,北京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当地受资本市场活跃、金融企业投资收益增长带动,以及信息和科技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带动等影响,前三季度全市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7%)。北京税收收入占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5.9%,收入质量保持全国最优。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李建军教授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大部分省份财政收入增长承压并有分化态势。在收入低增长状况下,财政支出也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天津、浙江等出现负增长。
财政支出保民生
根据上述28个省份公开的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数据,西藏支出增速最高(13%),广西、上海增速也较高(约8%),但多数省份这一增速低于3%。尽管财政支出小幅增长,但民生等重大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比如,根据湖南省政府数据,今年湖南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民生,财政对民生领域保障力度较大。前三季度,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0%以上,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财政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8.6%、4.7%。
李建军表示,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双低”增长新形势下,地方财政应更加注重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将财政资源用于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和国家地方重大战略重点任务上,提高财政资源和支出的绩效,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财政保障。同时,要统筹“税费利债”,税费征管要更加注重依法依规,避免征管因素可能对市场主体预期和投资消费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要更加注重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发挥国有资产资源对财政的支撑作用。
为了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地方通过强化依法依规征税,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等方式,来增收节支,推动财政收支平衡。
比如,10月份,财政部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其中3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以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2000亿元用于支持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以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微信编辑| 苏小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