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油卡打折背后隐藏着一条庞大的套现灰色产业链,严重侵蚀国家的税收。
![]()
文/曲绍楠
![]()
某座加油站旁,两名身着朴素的女子摆放着一个简易摊位,以“95折加油优惠”的噱头招揽着车主。短短两个小时,她们就顺利完成了10多笔交易。而就在不远处的密码盒里,存放着一些不记名的加油卡。司机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获取加油卡的密码,从而享受到这些加油“优惠”。
这看似“福利”,实则背后隐藏着一条庞大的加油卡套现灰色产业链。近日,相关媒体曝光的违法行为,正是不法分子利用加油卡无需记名、流通便捷的特性,进行虚开发票和偷税套现,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这类违法行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偷逃税款的?围绕这些问题,笔者邀约了几位业内人士进行探讨。
1
加油卡套现的“高明”手法
加油站服务指南:您好!请您介绍一下一张普通的加油卡是如何实现偷逃国家税款的?
叶锦婷: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虚开偷税+套现洗白”的灰色产业链。主要涉及企业(出钱方)、卡贩子/中介(操盘手)、加油的司机(终端用户)三方。
实际操作流程是:第一步,企业大量购买加油卡。如某公司花费100万元从加油站购买面值100万元的加油卡。加油站给企业开具100万元的预付卡销售发票。第二步,实现票货分离,导致不法企业实现偷税。具体是指,企业将这100万元的发票作为运输成本或经营成本入账。因为预付卡成本票不能作为抵扣凭证。这就需要企业和石油公司进行合作,通过虚构运输业务链,把购卡的100万元做成运输费或运营成本虚开发票。第三步,企业再将实体加油卡以95万元(95折)卖给卡贩子,卡贩子再以96万元(96折)转售给司机,从中赚取1万元的差价。第四步,企业成功将100万元的公司资金以95万元的现金形式套现至私人账户,完成“公转私”并逃避税款。
整个流程中,三方各取所需,票据貌似齐全,实则构成了“票货分离”与“虚开发票”,严重侵害了国家税收和公共利益。
姚海珊:这种偷逃税情形本质是“票流、货流、资金流”三流脱节,在行业内存在多年,核心有两个关键环节,且政策边界很清晰。
首先是“提前开票+转卖套现”的违规逻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2016年第53号),加油站售卡时只能开具“不征税”增值税普通发票(编码601),实际加油消费后才需按油品类别开具应税发票。但有些生产、运输企业会批量购买不记名预付卡,要求加油站违规提前开具“成品油”应税发票(用于抵扣增值税、虚增成本),之后再以95折、96折将加油卡转卖给个人车主套现——这就导致“发票开给企业,实际油品卖给个人”,企业偷逃增值税(虚抵进项)和企业所得税(虚增成本),加油站则因“票卡分离”造成申报收入与实际销量不符,涉嫌隐匿收入。
其次是流通性差异带来的风险分化:连锁加油站因全国联网系统支持跨区域用卡,“票卡分离”的流通链条更长,这类情况更普遍;而民营加油站部分区域受金税四期系统风险推送(通常按开票收入是销售收入的最高70%,一般会有30%左右的未票收入,控制开票比例,避免提前开票),若不是全国连锁或者本省本市等连锁,一般用卡范围仅限本地,资金套现难度大。
加油站服务指南: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查处了哪些典型的案件?
叶锦婷:据湖南省公安厅统计,2021至2024年,湖南公安经侦部门共办理涉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8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6名,涉案价税合计427.6亿元。涉油虚开发票动辄涉案数十亿元,不仅直接导致国家巨额税款流失,而且可能与电诈、洗钱等犯罪交织,成为非法资金的洗白工具。去年5月,湖北黄石公安局就侦破了一起利用加油卡等充值渠道为境外电诈平台洗钱的案件,共查获300余张加油卡,涉案资金达170万元。
姚海珊:从税务稽查趋势看,2025年是加油站行业“以查促管”的关键年,数据和案例都很有代表性。
从整体力度看,2025年1—8月全国税务部门通过“成品油智慧监管平台”,累计查处高风险加油站3042户,查补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合计29.43亿元,有力促进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9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又曝光了6起加油站的偷税案件,涉及吉林长春、河南鹤壁、山西长治、江苏泰州、江西九江、湖南株洲等地。
2
加油卡为何成“帮凶”
加油站服务指南:您觉得出现加油卡逃税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叶锦婷:我认为,一方面是通过“票货分离”造成的加油卡虚开套现问题。这与加油卡的特性有关。一是不记名,如购买加油卡时不需要实名登记,就会方便不法分子流通和倒卖,从而切断了监管追踪的可能性。二是面额大。企业一次就可以购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预付卡,套现效率高。三是有正规发票。加油站能开具正规的增值税发票。这是企业做账偷税的关键。如果没有发票,整个偷税行为就无从谈起。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流和发票流不等于货物流。企业在购卡阶段获得的是预付卡的销售发票,实际消费时才能获得成品油的销售发票。这个时间差和票据差给虚开发票提供了空间。
另一方面是打击涉油犯罪虚开发票违法现象难。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侦查难。交易从线下转到线上微信群远程交易,实现“资金线上走、油卡全国流、实体油品就地销”,从而割裂了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更加隐蔽,也给监管带来很大挑战。二是取证难。数据在石油公司、税务、公安等不同部门,墙高垒深,信息不共享,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部分油企重售卡、轻管卡,未严格执行消费环节的“卡、车、人”一致性核验,导致源头防控失效。三是惩处难。法律对这类犯罪的起刑点较高。虚开税款5万元以上才构成刑事犯罪,对于小额多次的违规行为惩罚太轻。犯罪成本低,收益却很高。
![]()
3
哪些操作释放危险信号
加油站服务指南:加油站有哪些行为需要管理者高度警觉?
姚海珊:判断异常行为的核心是“数据匹配度”,要结合地域特性、客户结构建立校验逻辑,几个典型场景很关键。
第一是“开票金额与销售额的偏离预警”:比如某加油站月销售额100万元(按加油机实际销量核算),但开票金额仅70万元,这时候要先分析周边客户结构:如果周边是物流园、矿场等生产型企业(这类客户需开票抵扣),正常开票比例应在60%以上;若周边以个人车主为主(无需开票),开票比例30%~40%才合理(和油站有储值活动优惠的除外)。如果客户以企业为主但开票比例低,很可能存在“个人用卡、企业开票”的违规,或通过私人账户收取个人加油款,隐匿收入。
第二是“发票品类与地域需求的错位”:以郑州经开区某加油站为例,当地聚集了大量物流、机械加工企业,工厂企业,柴油需求量占比应达60%以上,对应柴油发票开具比例也应接近这一水平。
第三是“关键数据的交叉验证”:管理者要建立多维度校验机制,比如:私车公用需核查“用车协议”(明确加油用途、费用分摊)、“加油记录”(车牌号与企业车辆一致),避免企业用私人车辆加油发票报销;水电费用需与销售额配比(正常加油站每万元销售额对应水电费50~80元),若某站月均报税30万~40万元,但水电费高达8000元(对应销售额应超100万元),就说明存在隐匿收入。
加油站服务指南:那么,在加油站的日常经营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叶锦婷:建议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票货分离。不要将公司购买的加油卡、购物卡等打折出售给卡贩子或个人。不要为他人代购卡并开具本公司发票。这都属于虚开发票行为,是偷税漏税和套现的核心环节。一经查出,企业及其负责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同时,不要轻信所谓的税筹陷阱。警惕任何中介或个人提出的通过购买预付卡避税节税的方案。
此外,不要忽视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的《刑法》还设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等罪名,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
4
让加油卡逃税无处可逃
加油站服务指南:从避免加油卡逃税的角度,油企应该如何规范操作,从而实现合规经营?
叶锦婷:我认为,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预付卡采购是一个关键环节,要指定专人负责登记、发放和回收,建立详细的台账,并详细记录每张卡的卡号、面值、购卡时间、发放对象、用途、预计消费时间等。财务和内审部门应该定期(如每季度)核对加油卡台账与实际消费记录,确保卡被用于真实业务。
同时,要确保消费环节卡、车、人保持一致。最好实行“车卡绑定”制度,一张卡固定对应一辆车和一个车牌号,并鼓励驾驶员在加油后保留小票,与刷卡记录进行核对,作为报销凭证的一部分,确保每笔加油消费都有合理的业务背景支持。
姚海珊:核心是建立“全流程证据链”和“数据闭环”,从财务核算、实操管理到系统建设三方面落地。
首先是财务核算的合规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企业购买预付卡时,财务人员需凭加油站开具的“不征税”普通发票计入“预付账款”科目,不得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待员工实际加油后,需凭加油站出具的“消费清单”,结合内部“加油申请单”“用途说明”,开具实际的消费对应油品的增值税发票,才能将费用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形成“购卡发票+消费清单+内部审批+消费后的对应油品发票”的完整证据链,避免“以票代账”导致的成本虚增。
其次是实操管理的精细化:从源头控制“票卡分离”,最有效的方式是推进预付卡实名制。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企业购卡需登记纳税人识别号、车辆信息(如物流企业需提供货车车牌号),个人购卡需登记身份证号,加油时系统自动匹配“购卡人信息+车辆信息”,避免卡证不符;如果暂时无法实现全实名制,可通过“电子围栏”技术优化:要求司机加油时用企业指定APP打卡(定位加油站位置),同时加油站通过加油机摄像头抓拍车辆车牌,自动关联购卡企业信息,形成“定位+车牌+消费记录”的佐证,比水印相机更高效,也减少人工工作量。
最后是系统对接的智能化:油企应推动“预付卡系统”与“税务申报系统”“企业ERP系统”联动,实现数据实时同步——比如企业购卡时,系统自动限制开具“不征税”发票;实际消费后,按消费金额和品类自动生成应税发票;每月申报时,系统自动比对“购卡金额、消费金额、开票金额”,出现差异时触发预警。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连锁油企已试点这种模式,预付卡“票卡分离”的违规率下降了62%,效果很明显。
李熹:企业一定要健全内控制度。如建立完善的销售、收款、存货盘点、资金管理等内控制度,确保所有业务活动均留有痕迹、所有资金流入流出均有合规凭证。落实每张卡清晰的主体责任。便利从来与责任同行。当企业或者消费者从石油公司获得加油卡时,也必须认识到保管好它是持卡人的法定义务。目前,我接触到的一些现代化的企业会采取更先进的后台预警系统。当系统发现异常加油情况时,就会自动报警,提示相关的工作人员,并精准地显示出违规人员的工号。
不过,虽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一些预警规避,但管理根源还是要实现组织的优化。这就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地下定决心进行整治,让加油卡回归服务本质,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
来源:加油站服务指南
![]()
当下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特此组织召开2025能源转型大会。
大会旨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链企业面向“十五五”,加快融入能源新发展格局。大会聚焦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权威力量,解读“十五五”能源规划政策导向,组织标杆企业分享实践探索跨界协同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培育能源发展新动能。
现诚邀各有关单位参与本届论坛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13901329223
邮箱:121931502@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