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西南地区高端托育的标杆“暖房子”爆雷了。在为其惋惜的同时,我又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在困境中挣扎的自己。
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困境本身,而是内心深处对“失去”的恐惧。
![]()
1
困住我们的,是害怕“失去”的光环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已经做到了头部,站上了山巅,他最害怕的是什么?是失去。
害怕失去已有的成功光环,害怕失去社会的认可,害怕承认“我出了问题”。从山巅跌入谷底的落差,比一直待在谷底更让人难以承受。
我们逃避,不敢面对公司经营困难的现实,总希望能拖一拖,等来转机,幻想问题会自己消失。但商业的逻辑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你的恐惧和拖延而好转,只会在拖延中不断恶化,直到最终无法挽回地“爆雷”。
2
恐惧的代价,是更大的失去
因为害怕面对一个糟糕的局面,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个更糟糕的选择——逃避。
但那个更糟糕的结果,并不会因为我们主观上的不愿面对就不来。它一定会来,而且会因为我们拖延了太久,而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更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的心力。
内心极度恐惧的人,无法接受现实,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纠结、挣扎,最终才不得不走到“接受现实、重新开始”那一步。这绕的一大段弯路,满是内耗与煎熬,都是恐惧带来的额外成本。
真正的强大,不是紧握已有的一切,而是不怕失去,有勇气为错误和意外“买单”。
输了就是输了,亏了就是亏了。我愿意为我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后果,干脆利落地买单离场。只有这样,才能腾出双手和心力,去重新起盘,再次出发。
3
一堂给孩子的“不怕失去”的课
这段经历给我的深刻启示,也融入了我的育儿观。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能成为一个“不怕失去”的人。
回想一下,当孩子打碎了心爱的杯子,或弄丢了珍贵的玩具时,我们通常的反应是什么?是责骂、惩罚,还是一脸懊恼地强调“这个东西多贵多难得”?
这些反应,无形中都在放大孩子对于“失去”的恐惧。他会觉得,失去一件东西是天大的坏事,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如何才能培养出能为一切买单离场的孩子呢?
尽己所能为孩子兜底。如果孩子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会 坦然地告诉她:“没关系,妈妈可以再给你买一个。”
- 除了生命,其他都没那么重要。三岁时,巧克力掉了,孩子都会大哭一场,觉得她失去了特别重要的东西。十五岁时,会觉得中考考试丢分了天都塌了,其实四十岁时,你会发现中考丢的五分根本没那么重要。
困难不用克服,而是离开。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小困难不用费劲去想如何克服,它就过去了。大困难也不用克服,它根本就克服不了,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重新去找一条没那么困难的路。
![]()
无论是创业还是育人,我们都需要修行同一门功课:修炼一颗不怕失去、勇于归零的心。
敢于直面现实,为错误和意外买单,是一种能力。而能坦然接住孩子的恐惧,给予其买单离场的勇气,则是一种育儿智慧。
这份智慧,并非与生俱来,它源于我们自身的成长与改变。当我们开始学习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用新的方式与孩子对话,我们便能将“不怕失去”的勇气,转化为滋养孩子一生的底气。
如果您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也曾为沟通而困扰,希望找到一种既能传递爱意、又能建立规则的有效方式,可以看看我的《智慧父母亲子沟通课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