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11月17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玉溪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达946.2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35.8%提高至36.64%,工业化率位居全省第一;2021-2024年,工业累计完成投资910.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9.1%;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45.5亿元,增速6.5%,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实施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术改造、玉昆钢铁产能置换等项目,推动两大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卷烟及配套产业覆盖20多个领域63个种类,绿色钢铁中高端板材占比从16%跃升至61%。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形成“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全产业链布局,恩捷、坤天等项目技术领先;生物医药和有色稀贵金属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沃森生物疫苗出口21国,药品批文增至271个;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发展壮大,建成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和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光机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数控机床、绿色建材等产业活力不断彰显,非烟工业占比从2024年25.48%提升至2025年33.22%,全市工业初步构建起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科技赋能提升发展活力
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成全省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270余家工业企业,注册标识32.58万个,解析11.91万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持续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109.67亿元,增长806%,投资4.54亿元实施12个中央、省级科技项目,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平台,企业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培育企业技术中心115户、高新技术企业241户,规上工业企业中高企占比58.09%,实现工业总产值283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居全省第一。
经营主体规模稳步壮大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全链式、全周期企业服务,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4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83户,优质中小企业总数位列全省第2位,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从85.75%提升至89.93%。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坤天、丰元、正大、友发等实力企业落地玉溪,同时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正大制管等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纳规”。截至2025年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550户,较2020年净增102户、增长23%。
园区阵地作用逐步深化
科学统筹开发区优化整合,华宁盘溪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峨山县、江川区成功获批设立省级产业园区,“1+9”发展新格局初具雏形。坚持以园区聚产业,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初见成效,新平产业园区钢铁产业产值,高新区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三大产业产值,易门产业园区有色稀贵金属产业产值,分别占各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7%、87.3%、80.38%。1-9月全市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达59.7%,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46.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6.68%,亩均营业收入266.03万元、度电工业产值19.1元,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对外开放合作走深走实
开放型工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设立6个驻外商务代表处。目前,全市共有进出口工业企业76户,药品及医疗器械、钢铁类制品、食品级磷酸、动力机械及配件、纸及纸制品等工业产品已出口到欧美、日韩、中东、南亚东南亚。2024年全市工业品进出口35.4亿元,同比增长45.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3.96%。2025年1-9月,全市工业品进出口21.6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6.63%,开放型工业经济不断走深走实。
云南网记者 段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