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的特点大致可以用很多“小”来总结,而且非常到位。比如说要找个小水面,只有小水面才更容易找到和够到鱼窝。冬季不是什么天气鱼都好钓,除非天气满足温差小、风小,垂钓起来会轻松很多。至于细线小钩小铅坠都是基本,饵团大了也不好入口。调漂上其实也有三个小,钓目要小,跟调目的差值要小,当然还要选择一个小浮漂。
![]()
一、浮漂小
浮漂小是冬钓在搭配钓组时的基本要求,但是要注意了,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区。虽说吃铅量越小的浮漂灵敏度就会越高,而冬季的鱼儿吃口都比较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浮漂应该越小越好。但是你购买浮漂的时候会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适合垂钓的水深,大致是吃铅量越小的浮漂越是不适合钓深水。因为钓深水往往意味着要钓远,吃铅量太小的浮漂钓远的时候难度极大,因为冬钓的饵团也会比较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要确保抛竿比较精准才好,所以不是越小越好。
![]()
吃铅量小的浮漂不适合钓深水,也不是简单的不好抛竿,而是钓太深的时候水线比较长,因为浮力小的缘故水线容易松弛,这反而会影响到漂相的传递。也可以说钓组是个整体,浮漂只是钓组的一部分,钓组的灵敏度高低跟主线的粗细、水线是否绷直拉近都是有关系的,所以也不是越小越好。钓深水时应该使用稍大的浮漂,确保抛竿精准、水线绷直。浮漂的漂尾尽量也选择小的,也是就细尾的,因为细尾浮力更小,可以让小动作放大不少,这其实跟灵敏度关系不大,主要是看小漂相更加轻松一些。
![]()
二、钓目小
细尾的浮漂为何能够放大浮漂的动作呢?其实原理就处在称饵重上,不同粗细漂尾的浮漂,挂上相同的饵料,粗尾被压下的目数就比较少,细尾被压下的目数就比较多,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所以说细尾浮力更小一些,那么相同的吃口力度,自然动作会更大一些,这样也就容易观察漂相了。观察漂相还要注意,冬钓漂相大多不明显,钓目的高低也很关键。不管怎么调漂,找口之后都建议钓目应该比较小,比如钓一目、两目这样的小目数,浮漂动作不大时更容易观察到。钓目小跟灵敏度无关,这里只是为了看漂。
![]()
三、钓目和调目差值小
钓目和调目之间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钓目比调目高的时候,如果钓目比调目高太多那么铅坠就触底了。首先要注意这里的一大误区,冬季气温低鱼的开口比较差,进食饵料的力度比较轻微,调漂是不是应该灵点?要是钓灵那就大错特错了,正因为吃口轻更应该钓钝一点,这样才能确保钩饵更好入口,只有确保了钩饵好入口再考虑漂相传递是不是清晰的问题,因为钓灵的时候钩饵被子线拉着绷紧,进食需要一定的力度,这在冬季就会影响到就饵。差值小是因为鱼钩轻,其实这里有个公式:钓目>调目+双钩,铅坠就触底了,这个双钩指的是可以压下浮漂的目数。
![]()
所以鱼钩轻,钓目比调目高一点确保钩饵好入口,但是铅坠又不触底确保一定的灵敏度,这才是冬钓的调漂思路。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