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医疗集团启动“科包院”项目,消化内科包保高新区洸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消化病专科门诊;8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开医疗集团“科包院”合作启动,心内科包保经开区马集镇卫生院,成立心内科。
“科包院”模式是在国家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大背景下,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快速补齐基层短板的创新举措。该模式依据医疗集团成员业务发展现状,遴选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科室,建立“一对一”包保关系,聘任相关科室主任担任成员单位“第一院长”,带领科室组团式帮扶,其核心目标是助力成员单位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品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四维合一 立体输血
![]()
![]()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4年,济宁市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下发了《济宁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由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与高新区、经开区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将洸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集镇卫生院等7家基层卫生院纳入集团一体化管理。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医改的重点方向,旨在通过资源整合、管理同质、服务协同,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信息孤岛、转诊不畅、专家下沉动力不足、服务同质化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政府对牵头医院的考核多侧重于本院业务指标,而非区域健康绩效,也影响了其推动资源下沉的积极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科包院”为抓手,打出人才、技术、管理、品牌“四维立体输血”组合拳,推动医疗集团从“形式整合”走向“实质协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医院执行院长谢颖光介绍,人才是核心。医院构建“金字塔”型帮扶团队:塔尖为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定期下沉,定规划、把方向、解难题;中层为高年资骨干,常驻带教、抓质量、管团队;基层为主治医师和专科护士,柔性流动、短期派驻。帮扶实行“导师制”,基层医生与专家结对,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确保技术、理念双传承。
技术是抓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疾病诊疗规范、临床路径、手术操作标准(SOP)等引入基层,推动服务同质化,确保同病同治。结合卫生院实际,制定“技术引入路线图”,从常见病、多发病规范诊疗起步,逐步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亚专科特色。依托远程会诊平台,实现疑难病例实时讨论,提升基层救治能力。
管理是保障。推行“第一院长制”,明确权责,赋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科主任在卫生院管理中的充分话语权,确保将先进科室的运营模式整体复制到基层。例如,开展绩效考核方案(KPI)改革,重点向技术难度、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倾斜,激发内生动力;又如,推行质量与安全文化专项行动,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塑造“质量第一”的卫生院文化。
品牌来赋能。借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联合开展健康科普、学术推广活动,提升基层机构信任度和服务内涵,快速为卫生院建立患者信任。同时,以联合名义举办学术会议、学习班,将成员医院科室推向区域学术舞台,提升行业知名度。
谢颖光说道,以“四维立体输血”为托管帮扶理念,目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有7个科室包保了不同乡镇卫生院,共下派专家59人,各卫生院专科诊室均已设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双向评估 四方共赢
![]()
![]()
在医疗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突围的关键。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为“科包院”托管帮扶原则,针对各卫生院最急需、最有发展潜力的1个科室进行重点建设,避免资源分散,实现精准提升,更有利于打造差异化的专科品牌。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吕超亮表示,为了实现精准下沉,在开展合作之前首先要进行精准评估与双向选择。被托管卫生院全面评估目标科室的现状,包括硬件设备、人员结构、技术能力、病种结构、业务量、当地疾病谱等,找到真正的“短板”和“发展潜力点”;在此基础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应科室开展自评,明确科室在专家资源、技术储备、管理经验等方面有足够的辐射能力,确保帮扶有的放矢。
达成托管意向后,双方确定合作范围及帮扶目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卫生院设定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业务目标主要是提升卫生院的年门诊量;技术目标包括独立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质量目标包括临床路径入组率、合理用药指标等达到规范标准;人才目标是培养出能独立带组的本土业务骨干。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科包院”工作,将其纳入医院重点任务,是这项新举措能否成功实施并取得成效的核心保障。吕超亮表示,合作双方应本着互信互利,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急危重症转诊流程,完善双向转诊;明确“第一院长”管理权限;明确双方投入责任;明确帮扶成效与牵头科室绩效挂钩,激发下沉积极性。
“科包院”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被帮扶卫生院的门诊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黄屯卫生院、王因卫生院、接庄卫生院等分别在全科医学(医养结合)、口腔健康、疼痛学科等领域形成特色,医疗集团“一分院一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患者、牵头医院、卫生院和政府的四方共赢。
吕超亮表示,下一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适时启动“科包院2.0”版本,实施“精英种子”计划,培养基层高素质人才,帮助卫生院打造特色专科,快速提升卫生院的专项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改进卫生院信息化水平,建设“数据驾驶舱”,使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实施基于DIP的精细化管理,建立效果评估体系,通过医疗集团内部分工协作,将疾病的不同阶段放在成本最适宜的机构完成,有效控制医疗路径的总成本,增强医疗集团在医保改革下的整体竞争力。
来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