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大医院”缩减床位、关停分院区的传闻,落定了。
11月13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郑大一附院的西院区自2025年11月20日零时起停诊。
西院区当初是为了缓解主院区的就诊压力设立的,曾是郑大一引以为傲的“一院五区”中的一个院区,是以康复为主的大专科,共打造约600张床位。郑大一对西院区投入了不少心血,根据招标公告,西院区项目总投资约达5.83亿元,历时两年建成,去年7月才正式开诊。
但今年10月,网络上就流传出郑大一的改革方案文件,其中就提到了取消西院区医疗功能,以及不再设置医疗床位,整体转型为医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如今传闻落地,西院区从开诊到停诊,不过一年出头的时间。
郑大一的动作,可能是为了符合国家的最新规则。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卫健部门持续收紧公立医院规模管控,明确要求三级医院分院区数量不得超过3个。今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直接将“新增规模导致总床位、单体院区床位数、分院区数量超标的”列入评定三甲医院的禁区。
在郑大一官网,“一院五区”的目标已经调整为“一院三区”,预计床位将缩减大约3100张。目前正在扩建中的北院区,也即将被郑大一割舍。
![]()
规模大就是好医院?风向变了
等级医院划分,与床位数联系十分紧密:100张以下,也就是乡镇卫生院为一级医院;500张以上,定为三级,原则上省级及每个市一至两所。
自2005年起,在政策利好与经济蓬勃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为争取评级,一些规模庞大的医院拔地而起。比如,人口大省河南就出了个“巨无霸”郑大一。河南的医疗资源集中在郑州,可以说只要郑大一想扩容,就有源源不断的患者。在郑大一急速扩张期那几年,床位数量急速攀升,从数千张迈进了万张规模。直至2025年上半年,郑大一床位数达到13810张,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华西医院只有4900张。
![]()
单个医院规模过大,其实是对整体医疗系统的一种资源浪费。大医院吸引了大量本应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加剧了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衡;造成其他医院被迫“追级扩床”,恶性循环。比如,有县级医院为达标,将床位从300张扩至800张,但新增床位使用率长期低于50%。
为此,国家曾多次整改相关条例。2022年,医院规模标准从“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的不合理扩张”变为“合理确定”。其他政策文件提到过“到2025年末,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 3 个”。但2022年时没有多少医院听劝,都想趁机让“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当时,安徽省中国科大附一院计划了总院、南区、西区、感染病院区、北区以及开工建设的滨湖院区“一院多区”;郑大一也提出了“一院五区”的想法。
今年6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 年版)》公布,直接将这种无序扩张和医院定性挂钩,明确提到了新增规模导致总床位数、单体院区床位数、分院区数量超标的,不予评审。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还进一步明确“分院区数量控制在3个以内、新建医院单体床位严控在1500张以内”。
“宇宙第一大医院”,当然也不例外。
![]()
医院早就不堪重负
郑大一从“一院五区”调整为“一院三区”,西院区整体转型为医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也就是说,还在郑大一的管理范围内,只不过将诊疗功能剔除掉。值得注意的是,曾斥资24.53亿元扩建的郑大一北院区的去留。
郑大一附院北区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4.53亿元、设置床位1200张。今年年初,北院区扩建项目还被纳入省政府重点建设名单,此前一直持续推进建设。如今为了合规,郑大一不得不割舍这个重点工程了。
目前的方案是:郑大一北院区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名字暂定为“天坛医院河南医院”,并且仍由郑大一代为管理5年过渡。
此次郑大一“瘦身”,计划床位规模缩减3100张左右,总床位控制在7500张以内。其中,河医院区床位控制在3000张以内;东院区床位控制在3000张以内;南院区将500张床位改为临床实验室、GCP病房和公共卫生中心,保留床位1500张。
以郑大一为代表的医疗机构“瘦身”,更像是国家想出清此前无序扩张的恶果。
医院扩张本质是为了扩大承载患者数量,进而提升服务与相应收入,但近几年来,这种逻辑被打破了。随着国家DRG/DIP支付、医保控费的深入卡位,病种打包付费,医院的收入与医保支付标准直接挂钩。医院超出部分只能自负盈亏,靠诊疗规模换收入的模式彻底失效。
2021年,中国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万亿元,增长419.37%,资产负债率45.10%。收入端卡住后,医院债务过高的问题很快显现。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医生降薪问题,DRG是按病种的分值来给医院拨付资金的,一些病种的分值很低,但临床实际治疗时又很容易超出DRG设定的费用限额,最终影响医生的绩效收入。
![]()
据行业媒体披露,有新院搬迁后,因医院的贷款压力和运营成本都增加了不少,还启动了全员降薪,幅度超20%。一些医院连维持运营都很难,像郑大一这样的超级医院选择“瘦身”,成了必然结果:
2025年8月,江北国际医院二期山西省肿瘤医院发布“关于撤回‘南院区’的公告”,要求现有全部科室搬迁至主院区;
9月,北京市朝阳区康复医院也发布消息,将一院两区调整为一个院区,管庄院区全部科室搬迁至本部院区;
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瑞安新院区的建设项目才落地,目前院区建设的投资额从31.3亿元下调为17.975亿元,床位规模从500张降至成300张,面积从16万㎡缩减至8.7万㎡;
![]()
撰稿丨苗苗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丨李木子
插图丨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