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省郑州市京广路冯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史宝库
在基层医疗的平凡岗位上,我深深体会到,家庭医生的职责远不止于诊疗疾病、开具药方。它更是一份温暖的守望,一种融入日常的关怀。尤其是每周在童馨园养老院的时光,让我更加坚信:医者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的精湛,更在于心灵的贴近。那里的老人们早已把我们团队视为亲人,而我们,也将守护他们的健康视为最光荣的使命。
一、一场每周不变的温暖“赴约”
每个周三的下午,已成为我们与老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约定。2025年6月12日下午4点,当我们医护团队再次踏进童馨园养老院时,功能厅里立刻传来熟悉而欣喜的招呼声:“史主任,你们来啦!”这一声声殷切呼唤,瞬间洗刷了我们一路奔波的疲惫,成为了每周最期待的“暖心应援”。

![]()
我们不是匆匆来去的“飞刀医生”,而是老人们扎根于此的“健康守门人”。每一次到来,我们都将这里视为重要的“健康阵地”,从生活环境到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细致入微地筑牢一道道健康防线。
![]()
二、守护,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作为团队带头人,我要求大家迅速进入状态,各司其职:对新入住的老人,我们必须仔细查房问诊,全面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建立起坚实的信任桥梁;对每周的营养食谱,总要认真评估,确保膳食搭配科学合理——对老年人而言,“吃得好”是健康的基石;走进老人的卧室、护理间,我们观察日常护理的细节,凭借专业经验分析问题,并现场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
记得有一次,周奶奶在康复训练室做上肢拉伸。我蹲下身,不是看她做得多么标准,而是仔细检查康复器械的每一个接口,确认没有磨损、没有安全隐患,再反复为她调试肩关节训练器的高度和阻力。真正的医者仁心,不止于一次性的义诊,更在于对每一个可能影响老人安全与健康的细微之处的持续关注。
![]()
三、把冰冷的药片,变成有温度的科学
在养老院,用药安全是头等大事。吴阿姨曾因为时常头晕,擅自将降压药剂量减半。这个细微的变化被心细的王丽萍医生敏锐察觉。她蹲在吴阿姨身边,握着她的手轻声询问、详细记录,并现场为她重新制定了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吴阿姨,这药和药搭配啊,就像钟表里的齿轮,一个扣一个,不能多也不能少,按时按量,血压才能稳稳当当。”王医生一边耐心解释,一边掏出手机播放提前准备好的简易动画视频。看着吴阿姨从一脸疑惑到恍然大悟般地连连点头,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工作的价值——将冰冷的医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老人们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的“健康说明书”。
![]()
四、数字背后,是我们沉甸甸的“在乎”
从晨光微露到日正当头,一个下午的忙碌,我们为16位老人完成了全身体检,更新了8份动态健康档案,提出了11条个体化康复建议。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我们对每一位老人健康沉甸甸的“在乎”,是医者仁心的具体体现。

![]()
每一次走进养老院,都是一次温暖的医患对话,是“医养结合”政策最生动、最落地的实践。我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守护健康,最终用温度传递关怀。
在基层做家庭医生,或许没有急诊室里惊天动地的抢救,却有着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守。这些老人,将晚年的健康坦然托付,我们唯有以一次次认真的查房、一句句耐心的叮嘱和一场场温暖的对话,来回馈这份珍贵的信任。
![]()
五、携手同行,共筑老年健康防线
未来,我们这支家庭医生团队还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走进更多养老院,走到每一位需要我们的老人身边,用爱与专业,继续书写更多动人的“夕阳红”故事。

![]()
因为我们坚信,在通往全民健康的道路上,每一位老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都不应被遗忘。让我们携手,用医者仁心点亮老年人的金色晚年,让“夕阳红”更加灿烂、更加温暖!
![]()
编辑:朱红剑 校审:郑艳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