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文化传承到产业赋能
从支教助学到社区营造
他们将专业所学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
在服务乡土的生动课堂中
展现了清华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
清华大学2025年研究生
暑假社会实践评优结果正式公布
我院以丰硕的实践成果荣获15项大奖
在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评选队伍中
金奖支队2支
银奖支队3支
铜奖支队2支
在乡村振兴工作站评选队伍中
金奖支队2支
银奖支队6支
这一系列成绩不仅代表着清华SIGS
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突破
更深刻体现了清华人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实行动
让我们一同领略
部分获奖支队的卓越风采吧!
金奖支队
让清华薪火点亮香港围村
![]()
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香港沙头角实践支队
18名学子走进香港特别行政区沙头角客家围村,以“五大链接”推动乡村活化:以文旅激活客家文化;凝聚村民、义工与游客共建共享;探索村落导视系统规划与村屋改造方式;倡导自然认知与低碳理念,推动环保产品落地;借助海内外平台,传播乡村故事,他们将清华人的务实创新精神与当地客家文化深度融合。
“清听玛上诗”
![]()
赴新疆玛纳斯实践支队
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20名成员前往新疆玛纳斯,以文化振兴为主线,围绕物理空间活化、精神空间传承、现代化演绎及数字化编码四方面开展实践,产出多项成果,包括建筑设计、乡村规划、力学测算书、学术论文、文创设计、采摘机器人、H5交互游戏、剧本杀、宣传报道及视频等,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用行动验证了“唯有扎根的人,才能听见土地的心跳”。
银奖支队
“彝”路生花
![]()
赴四川大凉山实践支队
支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三河村与米洛村开展14天、共126课时的多学科融合支教,推出“边远少年AI启智护航计划”,以科技赋能山区教育,打造“可学、可吃、可玩、可触摸”的沉浸式课堂。支队产出2支视频、7篇推文,获省市级媒体刊发,阅读量超2.2万,并成功申请1项软件著作权。孩子们的一声声“卡莎莎”(彝语:谢谢),成为支教最动人的注脚,也成为清华人“到祖国最需要处发光发热”的生动诠释。
“椒江逐浪,清韵流长”
![]()
赴浙江椒江实践支队
实践支队在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开展以“基于空间重构与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实践探索。队员们走访了调研垦荒纪念碑、甲午岩、两岸乡情主题馆等地,为大陈岛设计出一套贯彻全岛的IP形象、159项文创产品、一套特色公交站台、完成三处实景修复,并形成两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与16篇原创推送等。他们将清华智慧融入海岛振兴,为大陈岛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智传承,融创振兴
![]()
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湖南怀化(溆浦)实践支队
支队以“数智传承,融创振兴”为核心,深入北斗溪镇,助力文旅融合与乡村发展。利用跨学科优势,支队创新开发了集文化展示、非遗传承于一体的交互式Web系统,并开展助农直播,拓宽雪峰山溪口茶等农产品销路。同时,深度挖掘花瑶文化,设计全镇文化标识与文旅印章,并完成4套民居改造设计及指导手册,实现乡村风貌的专业升级。
“水质提升,生态赋能”
![]()
乡村振兴工作站-赴福建闽清实践支队
支队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振兴”的核心要求,依托“调研筑基—基底研判—赋能农业—联动产业”的乡村生态振兴路径,探究如何利用闽江流域水资源优势,促进乡村生态改善与发展。支队以趣味文创产品,打造闽清特色“生态名片”,助力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闽江新图景,展现清华人以专业智慧服务乡土、以创新实践回应国家战略的担当与力量。
“锦乡融振,邑见清心”
![]()
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大邑实践支队
支队以“资源挖掘—产品开发—场景落地—价值转化”为路径开展实践,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完成特色产业调研及IP设计,开展主题宣讲,传承红色文脉,同时着力丰富乡村体验场景,打造具体辨识度的乡村地标,完成了成都世运会志愿服务小站从设计到应用的全流程闭环。项目成果获多平台宣传推广,以全链条实践,推动大邑乡村产业振兴融合发展。
“清徽相枞”
![]()
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安徽枞阳实践支队
支队通过系统构建枞阳文旅融合发展新范式,为县域文旅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通过打造“火状元”等特色文化IP,设计AR文旅地图与文创产品,立体展现地域文脉;创新开发包括生态农业、红色教育在内的四大研学课程,推动资源优势向教育实践转化;实施乡村人居环境微改造,以墙绘艺术融合非遗文化,提升景区品质;依托多媒体矩阵开展品牌传播,通过创意叙事,将枞阳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金牛晨韵,农旅焕新”
![]()
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安徽庐江实践支队
支队紧扣庐江“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战略定位,将“行胜于言”的清华作风深入乡土一线,推动学术智慧与地方实际相融合。在为期12天的金牛镇实践中,支队以“深耕乡土间,激活新农旅”为主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包括:设计4个系列、10余件文创产品;发布7篇实践推送,总浏览量超2000次;直播获20万点赞。支队还参与多场乡村发展访谈会以及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三校共建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
铜奖支队
“青春赴边疆·见证现代化·书写新答卷”
![]()
赴新疆克拉玛依实习实践支队
支队赴克拉玛依,围绕“调研—服务—传播—党建”四条主线开展实践:走访云计算产业园、氢能基地与清洁能源实验室,撰写绿色能源转型调研报告;开展青少年科普课堂与教育情况调研;设计城市文创IP“油宝”,编制克拉玛依宣传手册,传播工业精神与城市温度;成立临时党支部,举办专题学习会,体悟石油精神。他们以专业之力服务地方,以青春之光照亮边疆,在行动中感悟责任,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答卷。
![]()
![]()
![]()
![]()
![]()
![]()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这段深入乡土、走向边疆、扎根一线的实践经历
是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清华学子
以专业智慧服务地方需求
用实干精神诠释青年担当
未来,这奋进的脚步
将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每一次实践都是新起点
每一份担当都在为更美好的中国
注入澎湃动能!
![]()
“深”情传诵!清华SIGS师生表白“可爱的中国”
![]()
37队、493人、23省,清华SIGSers行走的“思政课”!
![]()
“原来学霸的假期长这样!”清华SIGS研究生暑期科研实录
来源|院团委
统筹|张鑫
文/图|各实践支队
编辑|吴鸿瑶
审核|聂晓梅 林洲璐 陈邦臣 叶思佳
排版|胡静雯 曹芷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