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潮涌,南药飘香。
肇庆南药,
又将亮相新舞台!
11月20日,首届全国南药食养产业大会将在肇庆开幕,这是全国南药食养产业领域首个高规格、大规模的专业盛会。
![]()
△南药瑰宝——肇庆肉桂
首次大会便选址肇庆,绝非偶然。
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
正以深厚的南药底蕴和创新的食养实践,
向全国展示“药食同源”的肇庆方案。
当前,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借此机会,肇庆打造“南药食养之都”,推动“肇字号”南药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底气何在?
PART 01
产业“家底”丰厚
“南药故里”稳坐全省“头把交椅”
展开肇庆地形图,
这里以山地丘陵为主,
丰富的森林资源惠泽这方水土。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常见南药漫山遍野之景。
南药,泛指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地)出产的热带、亚热带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肇庆承袭岭南医脉,
深耕南药种植与炮制,
如今已是岭南道地药材最大的主产区、
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
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
2024年,肇庆南药种植总面积达156.62万亩,
总产量65.99万吨,总产值106.05亿元,
种植规模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
![]()
△广佛手、肉桂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
国家南药科技创新联盟
创始理事长杨得坡表示,
除种植规模最大外,
肇庆市的南药品种数量也最多。
其中,广佛手、广藿香、巴戟天、
何首乌、肉桂、肇实6种道地药材
先后纳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
他提到,“肇庆的药材,道地性和
独特性在广东省都位于前列。”
![]()
△巴戟天
常年从事巴戟天研究的杨得坡指出,
巴戟天是中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
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的
正是肇庆的“德庆巴戟天”和“高要巴戟天”。
“德庆的巴戟天市场也是
广东最早的南药交易市场,
足见肇庆南药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
△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根据当地特色南药开发饮品。
“肇庆的南药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道地性,二是大众性。”
同样对肇庆药材尤为认可的,
还有广东现代南药产业技术体系
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詹若挺。
![]()
△肇实
参与了岭南中药材保护目录种类
第二批遴选工作的他提到,
巴戟天、广佛手、肉桂、何首乌、
肇实等肇庆道地药材在
大众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
非常值得进一步发展。
詹若挺指出,与原料是化学成分的西药不同,中药的原料是农产品,“我们做中医药这行的有句话,药材好,药才好。首先要注重药材本身的品质,然后才是整个南药产业体系。所以道地性这点上,肇庆有它在整个南药版图里的独到之处。”
PART 02
创新接二连三
南药全产业链价值跃升
坐拥资源禀赋,更需懂得善用。
看今朝,肇庆正以创新理念
开拓南药产业发展新路径。
![]()
△德庆县获得中国贡柑之乡、中国何首乌名县、中国巴戟天名县、中国肉桂名县等荣誉称号。图源 德庆县融媒体中心
以打造德庆县省级南药产业园为契机,
肇庆持续筑牢中药材种植根基。
园区牵头建成的100亩种质资源圃,
已成功收集保存2个巴戟天种质、
8个何首乌种质、2个广藿香种质、
5个佛手种质以及33个药食两用品种。
肇庆市南药研究所在沙浦基地
则建有45亩的种质资源圃,
收集引进了岭南地区名特优新
中药材品种超100种。
![]()
△德庆县城区。图源 德庆县地方志办
走进德庆仲恺农业产业
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株株幼苗“藏”于密封容器中。
在院长张伟丽看来,道地药材,
是优质药材的专用名词,
与地域密不可分。
![]()
△德庆仲恺农业产业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为批量产出巴戟天组培苗配培养基
作为肇庆市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
研究院开展了广东省岭南中药材
生产技术规范制定和完善专项
——何首乌、广藿香、巴戟天、
广佛手种质资源圃建设等项目10项,
为德庆南药产业标准化、
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学生在肇庆高新区南山田园南药科研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近年来,
肇庆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
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把南药产业作为推动全市
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之一。
通过出台《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三年(2023-2025年)行动“1+5”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肇庆已扶持建设7个南药特色镇和28个南药专业村,培育涉及南药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促进“种植+加工+康养+文旅”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首届全国南药
食养产业大会的肇庆之约,
是天时、地利、人和
叠加而成的结果。
国家战略的“天时”,
资源禀赋的“地利”,
全产业链布局的“人和”,
共同推动了这场高规格盛会落地于此。

大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
亮点和特色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0 1
三大亮点,打造南药食养第一盛会
首届全国性盛会,
开启南药食养产业新篇章。
本次大会是
首届全国南药食养产业大会。
本次大会以“大食物观引领大健康潮 食药同源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聚焦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药食同源产品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现代健康消费融合等热点议题。大会通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药食养产业国家级平台,汇聚全产业链优秀代表,聚焦技术转化与产业模式革新,展示引领行业趋势标杆产品与创新业态,推动形成“科技赋能-品质提升-品牌发展”的良性发展闭环,对推动整个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会精准搭建政、产、学、
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
将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
不同主体汇聚在一起。
![]()
△“四大南药”之一何首乌
大会期间,
将通过产品展示、实地考察等
方式重点推介肇庆的南药资源,
让更多人了解
肇庆南药的品质与价值。
0 2
多项特色活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还精心策划了多项特色活动,
从前沿趋势解读到产品展示,
再到专题研讨、沉浸式体验,
全方位多维度推动
南药产业交流与创新。
![]()
△2025年10月30日,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调研组一行到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沙浦基地调研南药种质资源保护情况。
11月20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活动上,
大会将邀请国内中医药领域、
健康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演讲,
届时他们将围绕
“食药同源物质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前景”
“南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开发”等
业内热点话题,
结合各地实操案例展开分享。
![]()
△肇庆广佛手
专家们将结合
自身研究成果与行业经验,
深入分析南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为参会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行业洞察,
帮助参会者把握
产业发展方向,找准发力点。
![]()
△位于禄步镇李坑村的“桂山路”。
此外,开幕式上还将发布
一系列成果——广东南药食养寻味地图、
《中国·肇庆肉桂产业发展白皮书》、
肇庆肉桂区域公用品牌logo
及视觉体系以及肇庆市
南药药膳制作评价标准等,
帮企业找市场、给产业定标准,
实实在在助力南药发展。
11月20日下午,大会将召开南药食养发展专题研讨会,聚焦“林下南药优质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南药巴戟天研究与产业现状”等议题,交流探讨南药食养发展新未来。
大会还将在现场设置南药展览展示区,
约20个展位分成三大区域,
把全国优质南药资源“打包”呈现。
省外展区特邀中国热科院,
以及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
国内南药主产区的代表性
企业与单位联合参展,
集中展示各地优质南药资源与产品;
![]()
△肇庆肉桂
广东展区集中展示省内代表性南药产品,
包括化橘红、陈皮、砂仁、沉香等;
肇庆展区则聚焦本地道地品种,
组织展出肉桂、巴戟天、何首乌、
广佛手、芡实、牛大力、广藿香等,
彰显区域产业优势。
![]()
△肇庆肉桂林。
白天共谋产业发展,
晚上还能沉浸式体验南药魅力。
大会将在11月20日晚上
举办肇庆市中医药健康文化夜市,
让参会者亲身体验
南药食养的独特魅力,
感受中医药文化
在当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
![]()
△日前,肇庆市“粤菜师傅”中医药健康文化夜市在牌坊广场举行。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2025年中国南药食养产业大会,
既有高规格的交流平台
帮行业“解难题、找方向”,
也有接地气的活动
让大众“懂南药、用南药”。
![]()
广东肇庆这场有干货、
有温度的南药盛会,
能给南药行业带来新思路、新机遇,
推动南药产业更好地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与乡村振兴。
期待大会能成为链接产区、
湾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将南药食养产业推向品牌化与国际化!
来 源:南方农村报 中国热带农业 肇庆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