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肇启新程向未来,庆迎贤士聚英才丨肇庆市2025年人才工作综述

0
分享至

走进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一幅“产业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亿元,实施新能源汽车超大型结构件制造技术研发项目;广东邦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300万元实施高压高储能电容项目;风华高科围绕片式元件、电感材料等同步开展1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三求光固的PCB高端阻焊油墨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这些项目联动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6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动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要素汇聚,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链式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


△鸿图科技展厅。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肇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以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2.0版“西江人才计划”,构建“引育留用”人才培养全链条体系,推动更多优秀人才和肇庆“双向奔赴”。今年以来,全市人才总量增至117万人,为肇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走进肇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实训基地,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位身穿深色工作服的女老师正在演示如何使用多级齿轮传动测试系统,她就是肇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朱丽莎。


△广东创智项目负责人、肇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朱丽莎正在带领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受访者供图

朱丽莎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所学的机械工程专业与肇庆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于是,2018年朱丽莎跨越山海从沈阳来到肇庆。自此,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女孩在岭南大地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肇庆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图源 肇庆学院

在这里,朱丽莎除了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教学一线,2025年还创新探索出“先研发后付费”的产学研融合新模式,有效推动高校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为肇庆乃至省内其他地市多家企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供给。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她说,“肇庆的工业发展环境良好,还出台了西江人才计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些都在不断感召着我”。截至目前,她已经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4篇,申请发明专利55项,研究成果在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耐久性分析、结构优化、振动控制、可靠性保障等工作中获得广泛应用。

扎实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活动

组织举办全市“2+N+11”招聘系列活动打造“肇就业·校招聘”“就在肇庆、业成湾区”等招聘品牌,累计发动近5000家企业,提供2万个优质岗位,全年组织各类招聘会300多场次,达成就业意向超3万人。赴吉林地区有关高校开展专场招聘,吸引超1万人次进场参与,接收简历5153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380人。创新开展“带编入校、现场直聘”一站式服务,引进事业单位编制工作人员100多人,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延边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引进来、品牌打出去、合作建起来”的目标。


△校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主办方供图

更大力度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项目

创新“以干引才、以企引才、以才引才”,不断拓宽引才路径和方法,“一人一策”制定引才方案,精准服务对接,国家、省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申报人数均突破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国家、省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人数同比大幅上涨超50%。

深入实施“高层次后备干部人才引育计划”

全覆盖开展引进高层次后备干部人才专项调研,不断完善专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组织开展专项招录工作,上半年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博士人才13名、下半年预计引进15名,持续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



2025年7月10日,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敲钟上市,这是一家专注于电子树脂研发、生产和销售,少数掌握多系列无铅无卤及高速覆铜板用电子树脂核心技术企业,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敲钟上市。图源 主办方

“十年前,国产消费电子品牌百花齐放,但上游核心材料电子树脂却基本依赖外资企业”。公司董事长张驰说,在看到终端产品品牌繁荣却受制于上游材料时,他意识到“这种产业失衡状态既是挑战,更是本土企业的机遇”。


△张驰指导研究员。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张驰毕业于四川大学,获高分子博士学位。2015年,曾任外资企业助理科学家的张驰作出重大抉择,决定瞄准中国电子产业链的“软肋”进行创业,经过深思熟虑,他将公司选址定在了肇庆四会。


△同宇新材技术中心。图源 四会发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公司创业初期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曾一度濒临破产,就在他快要绝望之时,肇庆的创新创业团队政策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成功申请到扶持资金后,公司转危为安,一路高歌猛进,现在的同宇新材,正将我国电子产业链的“软肋”锻造为“硬拳头”。

组织新一批西江拔尖人才评审

明确由行业主管单位分领域、分类别建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人才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等确定入选资格,在科技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技能、乡村振兴等4个领域遴选新一批西江拔尖人才38名。

开展“西江产业人才项目”评审

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支持各县(市、区)聚焦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化实施一批“西江产业人才项目”。首次启动“西江产业人才项目”乡镇项目申报工作,精心遴选推动4个具有示范性、实效性的重点产业人才项目在乡镇落地。

大力推动干部人才入县下乡

聚焦人才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干部人才入县下乡支持“百千万工程”行动,累计激励引导超4万名各类人才向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不断增强人才对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持续建强名家工作室体系

聚焦教育、医疗、文化、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名师、名医、名匠及新农能人工作室,新一批通过评审授牌工作室23家,有效推动实现领军人才“顶天立地”、后备人才“铺天盖地”的良好格局,更好激发行业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效应,发挥“传帮带”作用。


△肇庆市名医工作室领办人带领团队开展冠脉介入手术。图源 肇庆先锋



在光电产业领域,2006年成立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多年深耕,已然成长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在半导体晶圆监测领域,聚焦解决“卡脖子”难题,组建顶尖研发团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攻关,在90nm至40nm工艺产品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起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目前,中导光电在中国大陆前道AOI设备市场中所占份额已超50%,稳居行业龙头。


△图为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中导光电积极参与申报肇庆有关人才政策,团队累计已有数十人获得人才津贴,同时建立完善培训体系,注重人才选拔,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


△图为中导光电研发人员在测试设备。

“自主研发的NanoPro-150纳米级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引入AI算法提升检测性能,实现精密光机电核心部件国产化;第二代即将上市,第三代进入研发后期,量产后有望覆盖国内九成以上市场需求。”公司副总经理杨义禄博士透露。

持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结合机构改革,修订完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相应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任务等,不断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统筹推进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健全市级层面衔接联动机制,推动成立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产教联盟暨高校联盟,肇庆医学院成功升级为公办本科院校,11所高校“扩容提质”工程稳步推进,先后探索出“一试三证”、“免申即享”、“博士双师制”、“技术入股贷”等系列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走廊内人才密度持续攀升至30.3%。

为人才创新减负赋能

出台《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采取“部门推荐、入库管理、择优出库、事后认定”的方式,提高创新主体自筹资金开展研发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共入库项目601项,投入资金超过3800万元。引入省科学院、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肇庆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立高校科技成果库,开展专业成果对接活动,累计投入企业科研经费2.21亿元,横向科研经费同比超过150%。



“此心安处是吾乡,让我们一起把他乡变成自己的故乡”。10月20日,在“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吉林站)秋季招聘活动开场仪式上,青年人才代表刘伊诺博士如是说。


△图源 主办方

这是来粤青年人才选择肇庆、扎根肇庆的生动写照。

作为2025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肇庆市给予了刘伊诺最贴心的优待,让这位来自吉林的朝鲜族姑娘一来到肇庆,就能马上“拎包入住”三室两厅的人才公寓,在培养路径上组织悉心为她安排了“成长导师”和“业务导师”,帮助她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城市建设者的角色转变。

入职后,她不仅多次参与部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还经常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开展普法宣讲等活动,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构建肇庆市基层合法性审查“四化”体系、以法治之力护航“百千万工程”贡献了一份力量。

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

升级肇庆“人才绿卡”功能,签发新版“人才绿卡”电子证照2300多张,实现人才优待“一码通享”、人才家属“一卡通用”。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机制,推动在市属三甲医院设立人才医疗中心,依规协调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申请69人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肇庆市人才主题公园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科学家小镇内正式开园。


△图源 肇庆新区发布

推出人才就业创业“大礼包”

全方位梳理形成重点人才政策清单,上线“肇青优享”小程序,提供“求职优惠住”,打造“青年驿站”,提供短期免费或低价住宿;推出“畅游肇庆景”,明确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免费游览七星岩、鼎湖山等国家5A级景区;实行“服务全天候”,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和首席就业服务专员“双专员”服务机制,新增开通24小时服务专线,为有意向来肇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

持续打造人才活动品牌

开展“肇唤人才·庆幸您来”会才日系列活动,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组织人才驿站直通车、“双技”人才会才日、高层次人才会才日、乡土人才育才日四大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活动超130场,参加活动超1.2万人次,柔性引进各类人才近350名。常态化开展“千干访千才、纳智解难题”活动,发动全市各县(市、区)、功能区和20家市直单位联系走访各类人才近1600名,协调解决各类意见建议1363条。


选择肇庆,成就梦想。肇庆正在奋力打造珠三角新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今日之肇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加能够成就人才!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肇庆,我们能够给予人才最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人才的每一分付出都能得到应有回报!

肇庆这座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城市,将以更暖心的政策、更开放的胸怀、更优质的生态,迎接八方英才共创未来!

来 源:市委组织部 肇庆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信肇庆 incentive-icons
网信肇庆
展示肇庆网信动态
5479文章数 10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