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圣旨是不需要皇帝本人亲自动笔写的,除非事情重大且私密,或是为了表示对臣子的器重,此时才会亲自写。所以,这类圣旨数量如凤毛麟角,件件都是“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在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帝王圣旨,它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也是这位大书法家仅存的亲笔圣旨,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
此作便是《书蔡行敕卷》,不论是书法、材质还是保存完好度,它都是绝无仅有的。此作写于描金云龙纹笺纸上,此工艺如今已经失传,全卷完完整整一字不缺,纵约37厘米、横约455厘米,总计21行、127个字,字径约3厘米,是宋徽宗为挽留蔡行、不允许其辞官而写。
![]()
释文为:“敕蔡行。省所上劄子。辞免领殿中省事。具悉。事不久任。难以仰成。职不有总。难以集序。朕肇建纲领之官。使率厥司。况六尚之职。地近清切。事繁而员众。以卿践更既九。理宜因任。俾领盾省。实出柬求。乃愿还称谓。殊见撝谦。成命自朕。于义毋违。尔其益励前修。以称眷倚。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十四日。”
![]()
宋徽宗在书写此作时,匠心独运,首次将“瘦金体”笔法与行书笔法相结合,笔画如飘藤荡柳,结字灵巧生动,极为震撼,再加上保存完好,放大十倍来看,更能领略到毛笔在纸面的运动轨迹,美得令人语塞。
![]()
此作将长锋露锋技巧自然带入,起笔与收笔处,尤其是牵丝引带,锋芒毕露,如画兰竹,清爽利落。这种对笔锋尖梢的精绝控制力,使笔画在视觉上极具穿透力与装饰美感。行笔过程中,速度与提按对比鲜明,细处轻灵如游丝,却能力贯其中,重处顿挫有力,点画如磐石。
![]()
转折圆转流便,化方为圆,气息通畅。结字欹侧取势,意态翩翩,中宫紧抱,四肢舒展,其字形多呈纵势,字的中宫收得很紧,笔画向内聚拢,而将主笔,如撇、捺、长竖、戈钩向外放射状地伸展,仪态万方而骨格清奇。
![]()
通过部首间大胆的错位、角度的微妙倾斜来制造险势,再通过一个笔画的轻重、一个点的位置,将全字重心拉回平衡,达到“似欹反正”的绝妙效果。其笔法对锋颖的精细控制,训练手腕敏感度与稳定性,极大提升学习者的控笔精度。结字欹侧、聚散、开合来制造动态平衡的绝佳范本,能有效解决结字呆板的问题。
![]()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1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便于您临摹和欣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