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台海要真打起来,没准第一个倒下的不是敌人,而是下命令的人。
听着像戏言,可这话是一个退了伍的台湾老兵亲口跟自己儿子说的。
他不是什么战术专家,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一个从山东菏泽拉去当兵、跟着国民党转战南北、最后漂到台湾的普通兵。
可他那句“冲锋之前先干掉那个让你上的长官”,不是玩笑,是过来人看透了才说得出来的狠话。
当年这位老兵十四岁,连胡子都没长齐,就被国民党部队从村口拎走了。
他连“国民党”这仨字都还没整明白,就穿上了军装。
![]()
他打过仗,见过死人,也差点把命撂在战场上。
他说,自己是“稀里糊涂地被拉着上了贼船”,那种船,掉头是不可能的。
1949年,国军一败涂地,他跟着大部队一路败退,最后在福建海岸被赶上了一艘快散了架的军舰。
他当时穿着一身破军装,鞋底都掉了,一路被人推搡着挤上船。
船上人挤人,几口水一碗饭,谁都不知道是不是能活着到岸。
他记得很清楚,那天海风特别大,冷得骨头缝都疼。
![]()
到台湾后,他被分到高雄一个基地。
干的是最苦的步兵活,也开过军车,送过弹药。
后来又被派去金门,正赶上最紧的时候。
那时候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那边砸,白天看不到太阳,夜里睡不着觉。
他看过战友被炸得连脸都认不出来,也背着尸体从火线撤回。
他说,那时候人命不值钱,一个命还不如一颗炮弹贵。
![]()
退役后,他住进了台北一处眷村。
那地方,说是给“抗战英雄”建的,其实就是几块破砖头搭的棚子。
墙皮一层一层往下掉,屋顶一下雨就漏。
他跟一位台湾本地女子成了家,生了两个孩子。
为了养家,他跑过工地,也扛过货。
日子过得紧巴巴,可他从来没抱怨。
![]()
他说,自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能吃饱饭就是天大的福。
他一辈子不爱说话,但每次电视上播两岸局势,他都会坐在小板凳上盯着看。
他知道,台海这一摊子,从没真正平静过。90年代以后,台湾的政治风变了,岛上有人开始天天喊“独立”,他听得直冒火。
他跟村里几个老伙计喝茶时说:“我们拼了命跑过来,不是为了让你们把岛点着。”
他最看不惯的是那些喊打喊杀的政客,嘴上说“保卫台湾”,可自己孩子早安排出国了。
他说:“真有事,他们第一个躲,倒霉的永远是兵。”
1991年,他攒了好几年钱,终于回了一趟菏泽老家。
村子变了样,老屋没了,亲戚也没几个认得他。
他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抽了根烟,没说话。
回来后,他更沉默了。
有人问他那趟回乡值不值,他说:“看到树就值了。”
他总跟儿子讲,台湾和大陆这点事,说到底就是一家人闹分家。
他语气不重,但话说得明白:“你看看超市里那些水果、电子产品,哪样不跟大陆有关系?真要掰了,那吃的、用的、赚的钱都得卡壳。”
他还说,台湾的日子表面上过得不错,可你仔细看看,年轻人买不起房,工作也飘着。
再看看大陆,发展得一天比一天快。
他不是学者,讲不出什么GDP这种词,但他看得出来,哪边有劲,哪边在走上坡路。
他不是怕死的人,可他怕儿子稀里糊涂地被送上战场。
他说:“到时候真要打,你别傻乎乎地往前冲。
你把命看得轻,他们可不心疼你。”那句“冲锋前先开枪干掉让你去送死的人”,是苦出来的忠告。
他不是在教儿子叛变,他是在护命。
后来,他的儿子没去当兵,改行做了维修工。
他也不再多说话了,只是偶尔在村口坐着晒太阳。
有人路过问他怎么看两岸,他挥挥手说:“别打,打了大家都不好过。”
他活到老,没再回过大陆第二次。
他的儿子成了台湾普通工人,家里房子还在,槐树照片还挂在墙上。
他那句让人听着心里一紧的话,连隔壁孩子都背得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