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要跑二十公里外的大医院配药,现在他们和我说,只要走几百米到夏家村村卫生室就能拿到了,这真是为我们老年人办了件大实事!”近日,72岁的帕金森合并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患者王老伯(化名)将一封手写感谢信,专程送到奉贤区四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达内心感激之情。
![]()
让王老伯告别奔波之苦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回应配药难诉求,结合全市专门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中推出的一项“社区延伸处方”便民服务,整合“奉贤区医联体药品目录同质化”举措,让原本仅能在市级三甲医院、区二三级医院调配的“卡左双多巴缓释片”等常用药下沉至“家门口”,彻底解决了他多年来奔波配药的困扰,用贴心服务为老年患者打通了特殊病患配药的“最后一公里”。
在奉贤,像王老伯这样受益的居民不在少数。家住四团镇夏家村的沈老伯,其妻子需长期服用慢性动脉血栓药物,以往每次配药都要往返镇上6公里路程,如今“走几步就能走到村卫生室取药”的便捷,让他感慨不已:“对我们照顾病人的家属来说,少跑一趟路、少等一会儿队,就是实实在在的减负,这对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太贴心了。”
![]()
四团镇地处奉贤东部,辖区内老年人口多、腿脚不便者众,就近就诊配药的需求尤为迫切。“以往不少老人为了配一种药,要辗转公交、打车,甚至需要家属专门请假陪同,既耗时又费力。”四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吴武鑫介绍,今年中心将延伸处方服务全面覆盖辖区所有村卫生室,通过“奉贤区医联体药品目录”的药品调度与物流配送衔接,居民在上级医院或通过家庭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均可精准配送到“家门口”的卫生室,真正实现了“距离更近、流程更简、费用更低”。
![]()
![]()
作为全区配药需求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药事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新增20至30种临床急需药品。“随着心脏康复、眼科等专病门诊的开设,我们会根据诊疗需求同步扩充药品目录,让居民在社区既能复诊、做慢性病管理,又能一站式配药,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精准转诊’。”该中心家庭医生王骏介绍,仅今年1至9月,他个人就为辖区居民开具延伸处方近300张,覆盖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等多个病种。
![]()
![]()
药品“沉下去”,保障才能“跟上来”。除了打通配药“最后一公里”,奉贤区更着力通过纵向协作、动态扩容,让社区药品目录与二三级医院“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近900种,其中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品配备量已达1131种,涵盖了慢性病、常见病、老年病等各类刚需品种。“现在签了家庭医生,日常用药基本都能在社区配到,就算偶尔有不常用的药,通过延伸处方几天就能送到。”正在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母亲配药的黄女士说。
![]()
一组数据更是印证了这项民生服务的实效:今年1月至10月,奉贤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累计开具延伸处方8.46万张,惠及群众1.61万人次。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同时,奉贤区更注重用药安全“加码”——推动上级医院药师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用药指导、处方审核、健康宣教等服务;通过组织基层药师专题培训、强化药事管理规范等方式,累计覆盖基层医务人员600余人次,为居民合理用药筑牢“双保险”。
从药品目录的精准衔接,到处方服务的延伸覆盖,再到专业药学服务的下沉赋能……一系列务实举措,在奉贤已经形成一张“覆盖全面、衔接紧密、服务优质”的社区药品供应保障网。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连续、便捷、安全的用药服务,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红利,也是奉贤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生动注脚。
记者:吴口天 蔡范奕
实习生:王丁清
通讯员:孙燕(区卫生健康委)
编辑:王鹏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