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奉贤区金海村的稻田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清香。随着本地水稻收割逐渐进入尾声,这片即将告别视线的田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海贝幼儿园的孩子们搭上晚秋的末班车,开启了一场特别的农耕体验。
![]()
“我现在在水稻里!”孩子稚嫩的声音在田间响起,阳光为金黄色的稻田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纱衣,稻田里矗立起一个个形象各异、充满童真的稻草人。这些独特的“田野卫士”都是由爷爷带领着孩子们一起亲手制作的。在稻田旁的体验室里,彩色扭扭棒在孩子们稚嫩的小手中穿梭,有的编织成稻草人的腰带,有的盘成别致的纽扣,还有的巧妙地绕成了帽子的形状。“我用橡皮泥为稻草人做了鼻子。”“我给它穿了漂亮的衣服。”爷爷奶奶们手把手地教导着扎捆的技巧,孩子们则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稻草人披上老布衣裳,系上鲜艳的围巾。
![]()
“我做的稻草人有这么高。”小朋友高高地举起手比划着自己的作品,“我给它做了裤衩、衣服、眼睛、鼻子和嘴巴,它要在田里吓退那些小鸟,不给小鸟吃米。”稻田里,饱满的稻穗低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到来的客人们招手。孩子们踮起脚尖轻嗅稻香,小手小心翼翼触摸沉甸甸的稻穗,再将亲手制作的稻草人放置在稻田里,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风凛凛。“我等会要把稻草人带回家,把我的玩具给它玩。”孩子们对自己的稻草人非常满意,兴高采烈地奔跑在田野间。这一幕也让现场不少爷爷们找回了自己的童年记忆。“我像那么小的时候,也是这样在田埂里玩。”现场一位爷爷感慨道,“今天对孩子们是一种特别的教育,让他们亲眼看到,亲手触碰,慢慢地他们就会知道,稻谷的一些知识,也会知道,农民种田有多么不容易。”
![]()
活动现场还诞生了许多充满童趣的稻草手作,丰富的活动不仅为爷爷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重温乡土记忆的平台,也让农耕文化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得到了传承和传播。后续这些作品都将摆放在学校的“稻梦空间”主题展中,而那些伫立在田野间的稻草人,不仅守护着这片土地,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种子。
记者:蔡倩雯
编辑:何海丹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