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再生稻年亩产近1.5吨创新高,这是什么概念?再生稻是什么?

0
分享至

近日,湖南隆回的一个超级杂交稻基地创造了新纪录:他们种的再生稻,两季加起来平均亩产达到了1438.2公斤,刷新了全国的再生稻高产纪录。其中第一季亩产877.4公斤,第二季(再生季)亩产560.8公斤。

1438公斤,就是一年从一块田里拿走将近1.5吨稻谷——相当于28麻袋100斤的谷子堆在你家客厅,视觉冲击够不够?

这是什么概念——目前全球最高产量的袁隆平“超级稻”刚刚才突破 1200 公斤。当然“超级稻”只有一茬,而再生稻是算两茬,不过这个产量依然很震撼。



再生稻,说穿了就是“割了还长”的懒人庄稼:头季收割留桩,休眠芽再抽穗,再收第二季,一种两收,省种省工。它是适用在种一季稻有余而双季稻热量不足的地区,又或者是双季稻区仅种植中稻以提高复种指数的一种创新做法。

再生稻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产量可能提上去了,但是第二茬的营养可能就会少,比如受温度影响,东北的基本上就不会种再生稻。

而在条件允许的地方,比如四川和重庆地区,双季稻已完全被再生稻所取代,其他省份也在大力发展再生稻——3月份育秧,4月份栽秧,7月份收割。收割时一般留茬15公分,之后施尿素覆浅水促进再生发芽,等10月份再收割,两茬产量轻松上吨。

有人说再生稻和双季稻有些相似,但与双季稻有本质区别——再生稻直接省掉了第二季稻育秧播种和相关耕种环节,因此才被人称作“懒人田”。

湖南隆回刚刷新的这个纪录,把“懒人田”推上了高产神坛,也狠狠打脸“再生稻只能低产混口饭”的老印象。



——“这哪是田,分明是印钞机。”蹲在田埂边的老农掐指一算,按现行粮价,一亩多收四百块,百亩就是四万,约等于白捡的钱。

再生稻凭什么翻身?核心在“减压损”——收割机履带原来会碾掉两成腋芽,今年湖南团队把履带缩窄、路线调斜,压损压到5%以内,换句话说,多留一棵芽就多收一束谷。

品种也换新,“甬优4949”是籼粳混血,秆壮穗大,再生力堪比韭菜;拿它来说,去年同一块地还是1300公斤徘徊,今年直接飙到1438公斤,一步一个台阶。

别以为只有湖南在玩,福建农大在云南保山试过“超优千号”再生稻,头季加再生季也摸过1300公斤门槛,但那边昼夜温差大、光照足,复制难度高;隆回能在高温加多雨的年景稳住产量,更显内功。

有人担心口感,其实同一品种的再生季米,胶稠度略低,但香味反而更浓,因为后季昼夜温差拉大,淀粉转化更充分,简单说,就是“回甘更勾魂”。



更撩人的当然是成本账:双季稻要打两次田、插两次秧、施两次底肥,再生稻省掉一季人工与机耕,算下来亩均节本一百六十块,再加上多收的四百块,一进一出就是五百多,普通农户两亩地就能换台新手机。

在政策端,今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支持再生稻发展,江西、湖北相继把再生稻纳入粮食直补,按面积每亩多补一百块,等于给农民再发一个红包。

但门槛也现实——再生季最怕寒露风,北缘产区九月下旬若气温骤降,腋芽抽穗就会“卡脖子”,于是科研团队把播种窗口整体前移七天,让第二季抽穗期躲进十月前,这一招被戏称为“让稻子提前打卡下班”。

机收碾压问题解决后,下一个痛点是“除草”,头季收割后田间透光,稗草疯长,传统一封二杀药剂对再生芽有毒,于是专家改用茎叶定向喷雾,拿福建的经验来说,草甘膦加安全剂,定向喷在行间,杀草护芽,效率提升三成。

储存环节也有彩蛋,再生季稻谷水分往往比头季低两个百分点,烘干费直接打个八折,粮库收购时反而更欢迎,农户看似“副业”的二茬,其实成了烘干厂的“香饽饽”。



放眼全球,巴西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也在试再生稻,但目的不同——他们图的是少耕减碳,产量只要求稳定在七八百公斤;中国把再生稻推到吨半水平,等于把低碳标签直接贴在高产战车上,就像咱们在开挂。

回想到袁隆平生前一直在追求的,高产就是硬道理。如今他离开没几年,弟子们用再生稻把高产再写高一层,倘若老爷子还在,会不会笑得像个孩子?

粮食安全这张考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但中国人用一把镰刀、一株再生芽,一次次把空白填成惊喜——原来,土地不会辜负任何一次勇敢尝试。

1438公斤不是终点,基地已瞄向更高的目标,谁能保证明年不会刷新?田垄无言,稻浪有声,它提醒我们: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干什么都充满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郭家这事或要变天!郭妹扛不住了,哭诉家里2重伤躺医院等着花钱

郭家这事或要变天!郭妹扛不住了,哭诉家里2重伤躺医院等着花钱

火山诗话
2025-11-17 06:28:49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温情邮局
2025-11-11 10:58:54
山西长治反杀案新细节曝光:法院公布当晚视频,刀上DNA曝玄机,消失的剪刀成谜

山西长治反杀案新细节曝光:法院公布当晚视频,刀上DNA曝玄机,消失的剪刀成谜

冬天来旅游
2025-11-16 14:01:38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阿七说史
2025-11-17 08:56:12
中囯向全世界宣布:这条河流或将不再流入印度,印度人轰动了

中囯向全世界宣布:这条河流或将不再流入印度,印度人轰动了

侃侃儿谈
2025-11-17 08:05:41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史政先锋
2025-11-16 19:31:46
随着火箭加时险胜,马刺升第5,勇士3连胜,NBA西部最新排名出炉

随着火箭加时险胜,马刺升第5,勇士3连胜,NBA西部最新排名出炉

董老师看竞技
2025-11-17 14:03:14
鸡肋家电横行,这7种收割中产,连“穷鬼”也不放过,全是智商税

鸡肋家电横行,这7种收割中产,连“穷鬼”也不放过,全是智商税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14 21:32:02
两口子都在体制内是啥体验?网友:稳定的穷,但也确实稳定

两口子都在体制内是啥体验?网友:稳定的穷,但也确实稳定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7 00:15:03
外交部回应中国两艘倾覆渔船获韩方施救:表示赞赏和衷心感谢

外交部回应中国两艘倾覆渔船获韩方施救:表示赞赏和衷心感谢

南方都市报
2025-11-17 17:05:09
以色列一位学者预言: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以色列一位学者预言: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文史微鉴
2025-11-17 14:29:30
苹果将自2026年起改为春秋两季发布iPhone

苹果将自2026年起改为春秋两季发布iPhone

新浪财经
2025-11-16 23:31:38
巴特勒18+10勇士轻取鹈鹕3连胜,库里9+5穆迪单节7三分比肩传奇

巴特勒18+10勇士轻取鹈鹕3连胜,库里9+5穆迪单节7三分比肩传奇

湖人崛起
2025-11-17 10:25:40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50多年后终于明白,当年苏联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就停了

博览历史
2025-11-12 16:28:15
《鬼灭之刃》新电影全球票房正式破1000亿!

《鬼灭之刃》新电影全球票房正式破1000亿!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7 15:44:05
孚日股份的4万股民迎来泼天富贵

孚日股份的4万股民迎来泼天富贵

看财经show
2025-11-17 10:58:06
金鸡奖成“照妖镜”,宋佳被倪萍嘲讽,饺子导演缺席,太多人破防

金鸡奖成“照妖镜”,宋佳被倪萍嘲讽,饺子导演缺席,太多人破防

叶公子
2025-11-16 22:02:12
这下丢人丢大了!金鸡奖颁奖直播现场,“西安暖气不热”被刷屏…

这下丢人丢大了!金鸡奖颁奖直播现场,“西安暖气不热”被刷屏…

火山诗话
2025-11-16 09:07:44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萧竹轻语
2025-11-14 17:13:18
你闯过最大的祸是什么?网友:只要不是我同事,我就觉得很好笑

你闯过最大的祸是什么?网友:只要不是我同事,我就觉得很好笑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4 00:20:07
2025-11-17 17:32:49
之乎者也小鱼儿
之乎者也小鱼儿
激扬文字,直击心灵
507文章数 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出差遭客户强制猥亵获工伤认定 称公司拒支付薪资

头条要闻

女子出差遭客户强制猥亵获工伤认定 称公司拒支付薪资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安理会将表决加沙问题草案 美以在关键问题上有分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