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商报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池、银行十倍规模授信放款、核心企业为融资企业担保……依托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成都市青白江区创新打造“蓉贸通”数字金融平台,以政银企三方协作的方式,采用企业授信模式,实现纯信用贷款发放,无需企业提供额外抵押物,为全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提供了“青白江样本”。
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蓉贸通”自2024年9月设立以来,围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风险分担机制上,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一站式金融服务。”
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注入新活力
“蓉贸通”应用于整车贸易。它如强引擎一般为整车贸易再添新动能。
中欧汽车城坐落于青白江区,核心业务包括汽车平行进口等,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整车进出口交易中心,具有完整的车管服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一天清晨,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像往常一样接起一通电话,是前来咨询“蓉贸通”的相关客户。
“这样的电话越来越多。”陈友富表示,“这类客户主要是为了解企业备货融资的问题,这恰好是这项政策的关键,我们作为整车‘蓉贸通’业务的核心主体之一,由我们融资担保,企业可享受利率低、放款快、额度高的银行融资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青白江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成都市汽车出口备案且符合相关准入条件的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万元。
该项措施帮助外贸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回顾“蓉贸通”设立之初,其平台功能率先在进口冷链贸易中应用落地,从冷链物流到整车及零部件等临港产业,青白江区预计带动相关贸易规模超百亿元。
此次青白江区顺利开展整车“蓉贸通”测试,再次印证一个事实:“蓉贸通”试点项目与场景落地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普适性价值,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随着青白江区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突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蓉贸通”及链主企业自有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合作金融机构12家,服务企业近90家,投放资金约3亿元,拉动内贸、外贸额合计超5亿元。
以金融集成式创新
延伸贸易链条
持续性创新是保持政策活力的关键,青白江区推动“蓉贸通”与智慧陆港、数字政务系统对接,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与拓展服务,正着力构建数字化金融生态。
“提升平台功效,‘蓉贸通’的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冷链、整车业务扩展到跨境电商、大宗商品等领域,青白江区将探索更多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通过加强全要素保障,青白江区“蓉贸通”金融集成式创新表现出十足韧性。
当前,青白江区已出台《“蓉贸通”供应链金融风险资金池管理办法(试行)》《“蓉贸通”供应链金融白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相关管理办法,为“蓉贸通”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同时,积极引入金融机构,青白江区聚集了金融机构67家,涵盖银行、保险、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金融业态。
青白江区作为枢纽港口型城市,金融创新能匹配到更多的港口优势,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成为关注的焦点。
前期,青白江区通过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创新,累计签发“一单制”提单8000余单,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通过“铁路快通+提前申报”等通关模式创新,压缩进口通关时间3小时以上,每年为相关企业节约物流费用上千万元。
“随着数字赋能与环境优化不断提升,青白江区将继续开展‘蓉贸通’在多领域的测试探索。”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强化风险防控与数据共享,完善政策支持与专项基金配套,支持链主企业利用“蓉贸通”及相关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展国内外贸易业务等举措,推动“蓉贸通”在自贸土壤中实现更大范围的创新。(黎丹丹 代 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