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日九月三十是晦日,注意“三不做”,家里无灾祸,三不做指啥?
九月晦日愁无那,独对寒菊意若何。转眼间,农历九月三十要到了。这天可是民间传统的九月晦。晦日,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因这天月亮看不见而得名,象征着月相周期的终结。
据悉,这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农历历法的术语,其中“晦”意为昏暗、不明亮,因为在农历月末时,月亮几乎不可见,天空显得黑暗;而“日”指代日子。晦日就是象征着日子的结束、黑暗和过渡。这样的日子就被视为比较特殊的一天,常与祭祀、祈福或避邪活动相关。
![]()
据《说文解字》中解释:“晦,月尽也”。说的就是月亮完全隐没于夜空,天空黑暗无光,此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处于天文上的“新月”阶段前夕。这样,从地球上看,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与太阳高度一致,看起来就好像跟太阳同升同落一般。
而晦日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基于中国古代的阴阳历法系统。古人将每月分为“朔、望、晦”三个阶段,其中朔(初一,新月初现)、望(十五,满月)、晦(三十,月亮隐没)。
另外,在阴阳五行理论中,晦日属“阴”,与月初的“朔日”(新月)形成鲜明对比,引申为晦气或不祥之气。这样传统文化里,晦日就象征衰败、阴气积聚,可能带来霉运,因此常被用于警示或祭祀活动。
![]()
此外,在这样的日子里,老一辈人都说,无论多忙,注意“三不做”:家里无灾祸,三不做指啥?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三不做”:家里无灾祸
据悉,这里的“三不做”,分别是指不外出远行、不进行同房之事、不与家人争吵。具体如下:
不外出远行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照明设备匮乏,而晦日的夜晚无月光,易引发迷路、跌倒等风险。同时,九月末常是天气转折期,这时候气温开始较低,夜间出行易受着凉。
此外,古人认为晦日是“强引力时期”,此时地气不稳,容易招致不顺,如遭遇晦气缠身,影响家庭运势,为此这天需通过静守、清洁等仪式驱除晦气,而外出可能破坏这种“纳福”氛围。 因此,这天不建议外出远行。
![]()
不进行同房之事
据《论衡》中记载,“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古代认为晦日是日月合宿的意思,此时月亮消失导致阴阳失衡,这样一来,“有阳而无阴”,阳气盛而阴气弱,如果夫妻同房就可能破坏阴阳调和,引发身体或情绪问题。这也是民间常说的“晦日合日月,夫妻各自歇”的原因。
此外,《黄帝内经》指出“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说的就是晦日身体机能较弱,同房可能加重损耗。因此不建议大家在这天行房。
![]()
不与家人争吵
在《抱朴子》中提到“月晦之夜,灶神上天告人罪状”,说的就是晦日这天,灶神会向天庭汇报人间善恶,如果此时争吵可能被记录为“罪状”,影响家庭运势。
而且晦日,月亮隐没,天色昏暗,古人认为此日阴气重、气场紊乱,争吵易招致不吉,甚至会导致情绪波动,易引发冲突,不利于家庭和谐。因此这天不建议与家人争吵,最好保持平稳度过。
![]()
看得出,九月晦日这天,民间讲究有很多,而这些说法都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体现,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学习。
总结,明天就是九月晦日了,希望大家都能按照传统行事,尊重老传统,这样就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过冬天。
话说,你觉得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们那边有这讲究吗?可以留言,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