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报)
转自:中国环境报
今年以来,云南省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整治,通过精准溯源、深挖彻查,成功揪出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机动车修理厂及车主共同参与的违法链条,依法对相关责任主体立案处罚。
“目前,玉溪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00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玉溪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介绍。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作要求精准施策,在重点路段开展路检路查,严格核查车辆传感器是否完好、尿素使用是否规范、污染控制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等关键环节。检查过程中,发现多辆货车相继出现温度传感器被拔出或垫高、行驶中持续冒黑烟等明显违法违规现象,执法人员当即对涉事车辆登记取证,并启动溯源调查程序。
依托玉溪市移动源排气污染监管平台的数据支撑,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回溯涉事车辆此前环保检验记录,多家检验机构存在的严重弄虚作假行为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检验机构存在以下弄虚作假行为:对明显冒黑烟的车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视污染事实直接出具合格报告;通过临时更换车辆污染控制装置、私自切割排气管等不正当手段,人为干扰检验结果;使用作弊器生成虚假的OBD数据,帮助故障车通过检测;更有甚者,采用“挂吊瓶”的违规操作,临时伪造车辆排放达标假象,帮助问题车辆蒙混过关。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一条隐藏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中的“黑色链条”逐渐清晰。执法人员发现,部分机动车修理厂与检验机构、车主形成“利益联动”:修理厂受车主委托,提供篡改车辆污染控制装置的“定制服务”,为车辆通过检验铺路;检验机构则为这些违规车辆“开绿灯”,出具虚假合格报告;三者相互勾结、分工协作。“黑色链条”导致超标车辆长期上路行驶,持续加剧大气污染,给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带来极大阻碍。
针对查实的各类违法行为,玉溪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迅速依法作出处罚:对弄虚作假的检验机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报请资质认定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对违规委托维修、使用超标车辆的车主,每车处五千元罚款;对提供违法维修服务的机动车修理厂,按每辆涉事机动车五千元标准处罚。
近年来,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共对30家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检验机构罚款318.2万元;对两家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达到情节严重检验机构,报请资质认定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对4名车主每人罚款五千元;对3家维修机构按每辆涉事机动车处罚五千元计算,罚款共计8万元。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既要“治车”,更要“治人”“治机构”。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路检路查+平台溯源+联动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检验机构、维修单位的日常监管力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