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才能让文化传下去。”这是石嘴山市平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冒志文常挂在嘴边的话。“十四五”时期,这位深耕文保领域10余年的“老兵”,以守护为基、创新为笔,在这片文化热土上书写了文物保护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的亮眼答卷。
“你看,地上有瓦片的痕迹,说明这里以前有人生活过,这是判定历史遗址的重要方式。”在207姚汝县道的新兴堡遗址,冒志文指着地上的一些瓦片遗留痕迹对记者说。
冒志文告诉记者,平罗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片土地上黄河文化与草原文明相互交融,留存下玉皇阁、钟鼓楼、田州塔等珍贵古建筑,还有承载先民智慧的贺兰山岩画等相关遗存。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平罗县构建起系统的文物保护框架,让这些产生于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得到了更好保护。
“保护好这里的历史文物,并不是‘守着老东西’,更重要的是给石嘴山的文化发展攒‘底气’,让咱们的文化能扎下根、传下去,还能开出新的花。”冒志文说。
2021年,冒志文牵头完成的《田州塔工程维修报告》正式出版,填补了文物建筑修缮资料结集的空白;2022年,他带领团队奔波于平罗县15处文物保护区,完成实地勘察工作,既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又保障了姚伏玛纳斯天然气管道、渠口乡渠口阮桥村四队农村公路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同时,冒志文深挖红色资源,为姚伏镇灯塔村大社区梳理了刘志丹、谢子长等“兵运”活动史料,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养分;依托平罗玉皇阁、钟鼓楼等修缮后的文物建筑,联动“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开展宣传,年均吸引游客超万人次,让静态文物变成可感知的文化体验。
“干就干一流,做就做标杆。”冒志文和同事们用五年实干让平罗县的文化遗产从“沉睡”到“苏醒”,成为全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加力显效的生动缩影。
来源:石嘴山学习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